延展阅读

帖文推荐

网搜聚合

更多关于的相关阅读

服务聚合

登录入口:
新华网首页
 
  ·两会新华时评:不断积聚“民意平台”的力量 ·15日最受关注人大代表榜单:陈若琳夺冠受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发改委主任王冬光:改革发展是不变的主题 ·环保部回应网民质疑:“一把手”对水环境保护肩负重大责任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七次会议 ·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长郭新双:提高效能的核心在于规范权力优化 ·环保部:治理重污染地区大气污染"出重拳、用猛药" ·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干部政绩要与治理考核挂钩 ·环境保护法现诸多不适应 已向全国人大提出修改建议 ·罗毅:“十二五”末建成覆盖城市、区域和背景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
两会新华时评:不断积聚“民意平台”的力量
2013年03月15日 19:07:48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打印
【纠错】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  (两会新华时评)题:不断积聚“民意平台”的力量

    新华社记者 白靖利 李劲峰

    从柴米油盐的身边见闻,到维权反腐等公共事件,以微博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微力量”,正在不断进入和改变人民的生活,成为汇聚民意、传递民声的重要平台。正视并珍视其能量,规范并积聚其力量,应当成为每一位公众、管理者与政府官员的不二选择。

    爱心转发、微博寻亲、微博打拐、网络反腐……近年来,“微力量”不断积聚壮大,以自身的特色在一系列领域和问题上“异军突起”,逐渐演化为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一扇窗口,成为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舞台,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不必讳言,理性和事实的“间歇性缺位”,也让“微力量”饱受诟病。以标题和奇闻吸引眼球、以无端的事实妄加猜测、将微博作为人身攻击和造谣生事的手段……林林总总,是客观的事实,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重要的是,面对力量与问题并存、精华与泥沙俱在这一“微世界”的客观现实,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是必须思考的问题。既不能因其能量和“战绩”,而将其当成化解社会生活中各类问题的“利器”,甚至加以依赖;更不能由于其问题和“杂音”而畏缩闪避,甚至因噎废食。“热捧”与“棒喝”,皆非对“微力量”的明智选择。

    面对蓬勃成长的各类微力量,无论公众参与者、管理者还是各地各级政府均需要正确认识,细心呵护,为其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对公众而言,作为微力量的参与主体,应像爱护自己的羽毛一般,守法自律,理性参与,使“微力量”避免戾气太盛成为“鲍鱼之肆”,更不会无序地透支社会公信。

    作为管理者,则应因势利导而非处处提防,加强信息发布管理,及时发现、清除各类谣言和虚假信息,营造和维护健康文明的网络秩序。而各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更应正视当前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各式微力量,从善如流,从恶如崩,将微力量当成一个“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重要渠道,积极互动,回应民意。唯有共同努力,方能积聚起更多的“微力量”,形成更为强大的“正能量”。

( 编辑: 赵延心 王春华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878115045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