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鸟巢开最高解冻委员会组织的民族大业国际市场启动大会,缴纳10元钱,制作胸牌和会议组织费。无论您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都给予报销,每人发放5万元人民币。”这么一则信息,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有问题,就应该能判断出是骗局,可还有好多老年人相信了这个骗局。
从网络发布诈骗信息,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实施骗术,网络诈骗层出不穷,顽疾难除,究竟该怎样防止中招,值得深入思考。
河北网友平原:哪些原因导致网络诈骗层出不穷?
主持人:网络诈骗产业链之所以能够存在,首先是因为与一些被骗群众防范意识不强、甄别能力不强有关;其次是不法分子利用中奖、保健、银行卡透支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设计骗局,炒作新概念,让有侥幸心理的人上当;第三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他们提供了利用虚拟号码、木马病毒、伪基站、黑广播等高科技技术手段,更有甚者还在海外设立窝点,便于脱逃,这都增加了侦破网络诈骗犯罪的难度。
河南网友悠悠:老年人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主持人:老年人群体由于知识结构滞后、易贪图小便宜等原因,更容易上当受骗。加上随着小型家庭的普及,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少,精神上的空虚也容易被骗子乘虚而入。子女们要多与老人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对于社会来说,应当在社区多组织活动以提升老年人群体的科学素养,让老年人拥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让他们置身集体、多和社区工作人员交流,精神有所寄托,是很好的防骗办法。
安徽网友六六:怎样提高甄别网络诈骗能力?
主持人:所有手机短信、邮件、微博、微信、QQ以及网页弹出的各种著名网站或者最流行电视节目为名抽奖等中奖信息,全部为骗局,包括可以用低价购买名贵首饰等信息,不要轻信,因为这些“名贵首饰”很可能是次品。所有接到某某公司成立多少周年的店庆刮出数十万元或者名牌轿车的,也都是骗局,这些公司和中奖纯属子虚乌有。诈骗分子会仿冒真实网站地址及页面内容,插入各种虚假贷款信息,遇到低利率或者高回报的“花言巧语”让人交定金的,要小心被骗。
所有声称是法院、公安、电信、银行、电力公司、社保中心、税务局、邮局等的电话、网络或者短信提示,声称有传票、包裹、欠费、银行卡涉嫌犯罪、社保有问题、购房购车有退税的,全是骗局,要特别提醒身边不太出门的亲朋好友,以免上当。
总而言之,只要是高利诱惑、中奖消息让人交钱等情形,有相似内容和链接的,不要相信、不要点开。
(本期主持人 崔国强)
-
南京侦破诈骗多地知名艺术家书画作品案
面条店老板生意亏损,想到通过给知名书画家寄送虚假展览邀请函骗取书画原件,进而对外销售牟利,其中不乏大师级艺术家作品。2017-05-05 09:55:08
-
山西吕梁捣毁一电信诈骗窝点 查获5人银行卡150余张
记者5日从山西省吕梁市公安局获悉,通过半个月的侦查,当地警方成功侦破发生在4月的一起电信诈骗案,捣毁一个电信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获POS机11台,银行卡150余张。2017-05-05 11:19:24
-
全国受理网络举报300万件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发布2017年3月全国网络举报受理情况,3月份全国各地网信办和各网站受理违法和不良信息有效举报300.1万件,同比增长约36.3%,环比增长约17.4%。2017-05-05 16:03:57

-
【影巢周刊】一个转身,惊艳了时光
2017-05-08 13:24:37
-
【时空新闻】世界红十字日近十年主题盘点
2017-05-08 10:44:54
-
加班文化盛行,我们如何走出过劳时代?
2017-05-08 10:44:54
-
“三不收”局长缘何会轰然倒下?
2017-05-08 14:34:02
-
“假结婚”产业链何时退出历史舞台?
2017-05-08 14: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