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集团的票不能收,票面金额超过1亿元的不能收……”某股份制银行华南地区分行人士王旭(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在银监会“三三四”排查紧锣密鼓开展之际,该行总行收紧了票据业务。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收紧票据业务应该与近期地方银监局“进场”督查相关。银监会发布的信息显示,5月份以来,各地银监局密集开出“罚单”,其中票据业务是“重灾区”。近年来,银行票据业务大案频出,对这一领域的现场检查成为地方银监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多家商业银行调整了票据业务的策略:合规第一、利润其次。
票据业务“罚单”频出
多地银监局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目前“三三四”排查正加紧推进。多数地区的商业银行自查阶段已基本结束,地方银监部门陆续“进场”开展现场检查。
江浙地区银监局人士说:“近期的排查都是一些常规动作,但我们每年都会有检查重点。由于近两年银行票据业务出了几件大案,所以这一领域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
5月16日,新疆银监局披露了15张“罚单”,相关银行合计被罚95万元,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22万元。其中,票据业务是“重灾区”,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包括未对贸易背景真实性进行尽职调查、未严格监督票据资金、信贷资金被挪用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
上海银监局5月初披露了8张“罚单”。其中,工商银行因票据业务违规被罚没约487.4万元。其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是,该行在2014年与3家银行进行资金融通时实质未见票,已脱离票据业务实质。同时,该行超授权开展“他行代理保管票据业务”,内部控制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知情人士表示,银监局从现场检查到发现问题,再到开出“罚单”需走一个较长的流程。目前“三三四”排查的现场检查阶段刚开始,预计后续各地银监部门还会披露不少针对票据业务的“罚单”。
相关新闻
-
银监会重拳处罚银行业乱象:银行票据、同业存单违规最频繁
此次除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有关的13条处罚外,其余处罚对象均为银行机构,其中大部分银行的违规事实与违规转让非不良贷款有关。中国信达年报显示,2016年,中国信达实现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1亿元,同比增长10.6%,中国信达合并总资产达11744.8亿元,剔除合并南商银行因素,总资产规模为9284.84亿元。2017-04-18 08:21:48
-
票据等领域案件频发 监管层发文排查风险
记者独家获悉,2月中旬监管部门下发通知要求银行强化内控合规管理,组织案件风险排查,摸清底数,防范案件风险。2017-03-09 07:29:53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应届生求职该"一步到位"还是"骑驴找马"?
2017-05-24 08:30:39
-
这个社会在极严厉惩罚不读书的人
2017-05-23 10:21:41
-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份调查,得出了一个权威答案
2017-05-23 10:21:41
-
“砥砺前行这五年”,你离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还有多远?
2017-05-23 10:21:41
-
高校招生有啥新变化?
2017-05-23 10:21:41
热帖
热词
5·22曼彻斯特恐怖袭击事件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特里·布兰斯塔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大类招生中国的南极事业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崔顺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