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圆明园当年的盛况虽不能再现,但出土的文物却是历史的见证。圆明园百余件出土文物近日首次公开亮相,将一直展览到10月。
作为遗址公园,近年来,圆明园对西洋楼遗址、如园、紫碧山房等多处景点进行了考古发掘,持续推进遗址保护和展示。《圆明园考古展》近日开展,首次向公众展示圆明园考古发掘的成果,公众可以通过出土文物直观地了解昔日圆明园丰富多样的建筑、做工精巧的室内陈设。
本次展览位于圆明园展览馆内(西洋楼遗址区大水法西北侧),预计展出到10月。色彩丰富、美轮美奂的琉璃构件,晶莹剔透、巧夺天工的玉器,沧桑厚重的铜器,纹饰繁复的瓷器,步入展厅,就是目不暇接的展品,默默述说着圆明园的历史文化。其中,最精美和珍贵的展品当数“铜鎏金象首”。通体鎏金的象首发出金灿灿的耀眼光芒,象首上有长而卷曲的鼻子,有长牙、大耳,造型精巧绝妙,线条清晰流畅,神态安详逼真,彰显出清代铸造技术和鎏金工艺的最高水平。
“圆明园考古展的展厅面积约100多平方米,为了将更多出土文物展示给观众,我们将分阶段更换展品。”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据悉,第一阶段展出的珍贵展品有106件,均为圆明园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包括铜器、玉器、瓷器和建筑构件。(记者 王海亮)
相关新闻
-
清华大学教授带队使圆明园“重生”
昨天上午,清华大学宣布,历时15年,该校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带领80余位专业人员,利用数字技术使圆明园“重生”,大家通过一部手机,即可穿越康乾,畅游盛景。2017-04-19 15:25:35
-
数字技术“复活”万园之园 打开手机“推门而入”圆明园
昨天上午,清华大学宣布,历时15年,该校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带领80余位专业人员,利用数字技术使圆明园“重生”,大家通过一部手机,即可穿越康乾,畅游盛景。2017-04-19 09:10:40
-
数字化复原:让“浴火”的圆明园能够“重生”
4月18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团队完成的数字圆明园研究和应用项目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2017-04-18 17:06:31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提醒】劳务关系≠劳动关系,千万别傻傻分不清!
2017-06-09 16:39:07
-
你家厨房的这4样该扔了,每用一次都是在吃细菌
2017-06-09 14:38:25
-
手机正毁灭我们?每一幅照片都无比真实
2017-06-09 14:38:25
-
动真格!再在朋友圈转发这些信息,这就是下场!
2017-06-09 13:22:15
-
奶爸护理假拟增至30天,你赞同吗?
2017-06-09 13:22:15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