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记者 许晓青)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邵大箴、常沙娜、陈家泠等6位年过八旬的中国美术名家23日齐聚上海大学所属上海美术学院。老艺术家们在“上美讲堂”启动典礼上为近千名学子解读中国百年美术教育史,分析展望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前景。
此次上海美术学院共邀请到10位耄耋大师共同主讲“上美讲堂”,除当天到场的靳尚谊等6位名家外,年事已高的陈佩秋、方增先、齐康、陈汉民则通过视频录像的形式,向学生“零距离”授课。
这堂名家荟萃的“第一课”,围绕“源起与当下——中国美术教育的世纪之思”“学院与印记——中国美术教育的世纪之路”两个话题,老艺术家畅谈了有关中国美术教育的集体记忆及个人感悟。
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等回忆了个人亲历的、中西合璧的新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历程。他们认为,新中国的美术教育发展,没有照搬照抄某些西方国家的模式,而是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之路,今天回想起来,“坚持中国特色”这一点应当放在首位,不断传承、弘扬下去,为今后的美术教育发展明确方向。
针对进入21世纪后,一些现当代艺术创作,对传统绘画体系形成的种种“挑战”,邵大箴提出,不能仅仅以“思想观念上的现代或当代”,来界定“现当代艺术”,而是需要将思想观念与具体的艺术承载形式、精湛的艺术技艺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艺术不能等同于“空想”,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高标准的实践来体现。
老一辈艺术家还勉励后人,中国特色的美术和美术教育,追求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艺”,无论是古为今用,还是洋为中用,都应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础之上,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上海美术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上美讲堂”项目启动后,还将持续邀集中外艺术界扛鼎之士,通过讲课、研讨等,为青年一代传道授业解惑,加快推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举办好“上美讲堂”也是对1912年以来刘海粟先生创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创“海派”现代美术教育模式的一种特别纪念。

-
毕业典礼:在仪式感中获取力量
2017-06-23 13:40:50
-
暴雨天气必备!安全出行指南请收好
2017-06-23 13:40:50
-
屡禁为何不止?“百变神医”霸屏卖药
2017-06-23 10:22:24
-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解读“反式脂肪酸”的8个真相
2017-06-23 13:41:23
-
中国地铁网络规模快速扩张 五年来通地铁城市增10个
2017-06-23 13: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