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据新京报报道,镇痛分娩早已在世界上存在了100多年,进入我国也已半个世纪,但目前尚未普及。2015年国家卫计委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快乐产房,舒适分娩”项目活动稿件中称,“据估算,在中国镇痛分娩不到10%”。对此,你怎么看?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 旁边评论
推广镇痛分娩能快则快
74%的人知道镇痛分娩,但只有不到5%的产妇选择镇痛分娩,这个比例差距似乎不符合逻辑。
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就已出现镇痛分娩技术,镇痛分娩在技术上已十分成熟,但普及率之所以很低,调查显示,是因为社会观念滞后与公立医院实施无痛分娩无钱可赚。
社会偏见的改变非一日之功,强行要求医院推广镇痛分娩也不现实。但减轻产痛是一种基本需求,事关产妇的幸福感,也关涉社会对妇女的尊重。社会要回应这一“痛点”。
解决“痛点”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将镇痛分娩纳入医保,因为只有将镇痛分娩纳入医保,产妇才舍得选择镇痛分娩,医院才能消除财务之忧,也才能避免一些意外的悲剧。
推广镇痛分娩,并不是某个机构、某个群体的事,它事关国家医疗政策、医疗机构的财务负担,牵一发动全身,但为了产妇不再忍受生产之痛,该变的就一定要变,能快的也要尽量加快步伐。(新京报评论员 王言虎)
相关新闻
-
超过40%的“痛不欲生”与不到10%的“无痛分娩”,谁来关爱疼痛的产妇?
像用美工刀切开中指,像手指被门夹,仅次于烧伤的疼痛……生孩子究竟有多痛?有专家称,44%以上的初产妇感觉“痛不欲生”。2017-09-14 17:14:19
-
镇痛分娩是基本需求 应纳入医保
在制度上为产妇减轻分娩之痛,某种程度上,体现的也是与妇女共担分娩之痛的理念,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也是一个社会的文明走向更加细腻的体现。2017-09-13 08:56:16
-
产痛只能忍?无痛分娩普及难 多三甲医院不开展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2016年6月23日,美国西北大学芬堡医学院“无痛分娩中国行”的医护人员在嘉兴市妇保院做业务交流。北京妇产医院计生科副主任陈素文告诉记者,只要产妇提出且符合条件,随时都可以接受无痛分娩技术。2017-09-12 06:48:14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人脸识别风行,你愿意“刷脸”消费吗?
2017-09-15 08:19:58
-
调查丨避免网络陷阱,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
2017-09-14 10:40:52
-
楼市“金九银十”今年最惨淡?官方回应
2017-09-15 10:06:59
-
长租公寓 能否锁住租客心?
2017-09-15 10:06:59
-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2017-09-15 10:06:59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