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客户端——近年来,政务新媒体发展迅猛,“两微一端”成为相关部门和单位与服务对象便捷互动、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和展示平台。在一些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政务新媒体常常因为能在更大范围内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与受众建立起即时联结和交流,在平复公众情绪、引导理性思考、促进问题妥善解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最近几个热点事件中,个别政务新媒体言辞不当甚至恶语伤人,不仅没有缓和事态,反而成了进一步引发舆情的导火索。近期比较典型的案例,有云南丽江古城区委宣传部官微的“你最好永远别来!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和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官微的“世事多奇葩,毛驴怼大巴”。
这两条官微言论的不当之处,首先就是“怼”。“怼”最初是“怨恨”和“凶狠”的意思,一个字把“怨恨”与“凶狠”合在一起,大概暗含着“一言不合,怒从心起”吧。从网上的追溯和截图,可以看出上述两条官微的不当言辞,都是在与网友交流过程中“一言不合”或者“数言不合”,有了怨恨和火气,于是就想着要“凶狠”地“对着干”“顶回去”。官微发布这种明显“怼”着的言辞,显然是不妥当的。在舆情汹涌的时候,这样的言辞无疑是火上浇油,实属“添乱不帮忙”,完全背离了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初衷。
政务新媒体避免发布不当言辞,除了需要加强人员教育和流程管理外,还需要避免“怼”的态度和技巧。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介入热点事件、回应舆情关切时要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在舆情汹涌时介入,需要冷静地表达,需要合理地陈述立场,但不能让人感觉冷冰冰,需要理性思考,但要善于进行有温度地感性表达,否则很容易“拉偏架”。
在绝大多数的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添乱不帮忙”的“队友”实在要不得。所以,政务新媒体在回应舆论关切时,切忌心与心针锋相对地“怼”,要努力架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贴心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诸多事实证明,这比逞一时之快的“怼”更有利于促进问题妥善解决。
说到底,政务新媒体发出的声音不是个人的,而是代表政府部门,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政府部门的形象摆在前面,必须做好引导和解释工作,在这方面,任何人都没有任性的权力。(作者:张国圣)
-
以新风貌开创新局面——落实两会精神大力推进作风建设述评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吹响了今年各项工作的冲锋号。作为关键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以什么样的作风开展工作,关系到“施工图”能不能落地,“任务书”能不能完成。2017-03-28 19:53:15
-
好的作风从实干中来
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关头,干部作风问题关乎党风政风,关乎改革全局。2017-03-09 17:39:36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有奖征集】影巢双周赛第2期:赏花人
2017-04-05 21:34:47
-
反腐剧如何燃起你内心的朴素期待?
2017-04-05 09:59:00
-
防人才流失东北如何“筑巢”?
2017-04-05 14:33:51
-
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网民有奇招
2017-04-05 14:34:33
-
国人发朋友圈最气短的就是这个
2017-04-05 14: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