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8月27日电 财经观察:日本经济增长前景几何
新华社记者胡俊凯 钱铮
近期日本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当前日本经济正经历一个难得的上升期,但透过数据之“表”,仍可发现日本经济的深层次问题,而这些问题将对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形成制约。
劳动力不足影响潜在增长
日本一知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日本6月份的有效求人倍率(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为1.51,回到上世纪70年代初的高水平,表明达到充分就业。但在当前经济增长率仍在低位徘徊的背景下,高有效求人倍率说明求职人数少。可以说,劳动力供给不足是制约经济潜在增长的一大因素。
拓殖大学政经系教授朱炎认为,表面上看,这几年日本劳动力供给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部分是65岁以上的老人,而且工资较少。此外,尽管政府通过立法鼓励女性就业和提高女性职场地位,但大部分女性生孩子后再回到劳动市场时,拿到的工资可能大幅减少。雇用数据增加并不代表收入增加,也不一定带来消费增加。
朱炎认为,消费不振令日本国内市场前景暗淡,企业缺乏投资意愿。与此同时,日本企业赚钱的方式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一些企业投资海外,收入大幅增加。企业盈利增加但不增加国内投资,对国内就业和税收起不到带动作用。
缺乏培养创新企业的土壤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过不少大型IT企业,但这些企业把研发重点放在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上,忽视国际市场需求和潮流,缺乏国际竞争力。
瑞穗综合研究所市场调查部部长长谷川克之认为,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疲软和通缩,日企逐渐失去了国际竞争力。但现在世界上许多市值很高的公司都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有新的经营模式,提供新的服务。日本还不具备能够培养不断创新并带来经济活力的企业的土壤,提供新商业模式和新服务的企业发展迟缓。
长谷川克之认为,对日本来说,构建能推进创新的经济、教育和社会体制尤为迫切。
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具有很好的创新条件,创新投入不少,产出却不行,创新效率不高。在2016年全球创新指标中,日本在投入领域列第9位,但在产出领域列第24位,创新效率只位列第65位。在很多领域日本有技术,但商业模式创新不行,技术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制造业“一枝独秀”影响多样化发展
日本制造业在各产业中一枝独秀,是日本经济的骄傲,但也制约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何实现多样化发展也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长谷川克之说,日本经济几乎全靠制造业,在出口额中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占了大头。日本光靠制造业“一条腿”走路不行,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就是产业多样性,加快发展服务业、IT产业,必须改革束缚手脚的陈规陋习。
朱炎认为,日本在结构调整和改革方面步履迟缓,是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结构调整,主要是解决企业债务、过剩人员和过剩生产能力问题,带来了2004年至2007年的景气周期。但现在的结构改革未有实质性进展。(参与报道:庄思齐)
-
日本举行2017年富士综合火力演习
日本陆上自卫队27日在静冈县御殿场市的东富士演习场举行国内最大规模的实弹射击演习——富士综合火力演习,吸引了上万名日本民众前来观看。2017-08-27 18:40:12
-
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升机失联3人失踪
日本防卫省27日凌晨宣布,当地时间26日晚海上自卫队一架SH-60J反潜直升机在青森县龙飞崎附近海域失联,机上1人获救,3人失踪。2017-08-27 10:52:36

-
机动车限行给“暴走团”让路,这种做法可取吗
2017-08-27 13:53:48
-
自动拉绳系统,能管住乱穿马路的行人吗?
2017-08-27 13:09:06
-
知识更有价值了,青年研究人员收入普遍提高
2017-08-27 10:43:30
-
感动!开学第一天,农民工在黑板上留下这段话…
2017-08-27 10:43:30
-
知识更有价值了,青年研究人员收入普遍提高
2017-08-27 10: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