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二审和再审行政案件331549件,同比上升10.6%。其中最高法行政审判庭新收案件2841件,是2015年的3倍多、2014年的近九倍。最高法表示,“民告官”立案难的问题已得到明显缓解。
最高法行政审判庭主要负责最高法审理的第一、二审行政案件等,其中对于最高法一审的行政案件,是在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案件。此外,还审判不服下级法院生效裁判的行政审判监督案件等。
数据显示,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新收案件2841件(不含旧存),是2015年的三倍多、2014年的近九倍。审结各类案件2469件,结案率达83.13%,人均结案达126.72件,创造了自1988年行政审判庭成立以来的最高历史纪录。
为何最高法行政庭新收案件数量骤增?最高法行政庭副庭长王振宇解释说,这是受到行政诉讼法修改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双重影响。
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前,行政诉讼“立案难”是群众对法院工作意见最大的问题之一。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按照新的规定,“民告官”案件受案范围扩大,同时要求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法院立案,法院实行登记立案,群众在行政审判领域的诉讼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立案难”的问题已得到明显缓解。
此外,最高法还发布了10个行政审判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全部选自2016年度最高法办理的行政案件,涉及行政管理的多个方面,这种做法尚属首次。
王振宇表示,最高法首次发布本院典型行政案例,有助于在行政审判、行政执法乃至社会公众行为规范方面发挥更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 延展
打击“滥用诉权”将出台司法政策
“作为方便诉讼的副产品,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等滥用诉权的现象也应运而生,并在局部快速增长。其危害在于,司法资源被白白消耗,影响司法救济和服务的正常开展,使法院为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保障的能力被削弱”,王振宇说,最高法正就此进行调研,并尽快出台司法政策。
打击“滥用诉权”,是否又回到实质审查的老路?
王振宇称,提出规范诉讼权,目的在于巩固立案登记制和修法成果,“恶意诉讼、无理缠诉本身就不存在值得保护的诉权,容忍这些现象存在,不仅案件本身没有司法救济价值,且不利于其他人的诉权保护。”
记者注意到,昨日公布的10起案件中,就有1起直接被最高法裁定予以驳回。
案情显示,杨吉全不服青岛市南区法律援助中心作出的不予法律援助决定,向市南区司法局提出异议,被告知上述决定内容适当。杨吉全不服,连续向青岛市司法局、青岛市政府、山东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被告知所提申请超过期限不符合条件,山东省政府作出不予受理决定。
杨吉全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不予受理决定,判令省政府赔偿损失。济南市中院一审驳回其诉讼请求,山东省高院二审判决维持原判。杨吉全向最高法申请再审,最高法裁定予以驳回。
最高法认为,杨吉全在提起行政诉讼前,针对同一事由连续申请三级行政复议,一再违反一级行政复议制度。对于明显违背行政复议制度、具有任性恣意色彩的反复申请,即使行政复议机关予以拒绝,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法院也可以不予立案,或在立案后裁定驳回起诉。
■ 数说
行政机关败诉率增至14.62%
2016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二审和再审行政案件331549件,同比上升10.6%,新收加旧存案件共计386886件。
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类行政案件327429件,同比上升20%;结案率为84.63%,同比上升0.67%。
从案件类型分布看,涉及民生的行政案件占比较高。仅劳动和社会保障、征收、房屋登记、土地、林业、治安、户籍管理等领域涉民生的行政案件就超过10万件。
从裁判结果来看,全国各级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25020件,其中行政机关败诉的案件共计32895件,败诉率为14.62%,同比上升0.84%。(记者 王梦遥)
-
北京“民告官”案件政府败诉率下降
北京四中院是全国首批跨行政区划法院,主要受理以北京市各区人民政府为被告的民告官案件等。2017-04-28 07:40:11
-
"民告官"胜诉率不到10% 冷漠脸挑战了法律
虽然新的法律扼住了地方政府伸向司法权的手,但因为长期受到行政权的干预,在地方的权力版图中,司法权的地位仍然尴尬。事实上,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5条第3款明确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罚款、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等措施。2017-01-11 08:20:37

-
限塑令九岁了,你的习惯变了吗?
2017-06-13 08:52:24
-
党员干部注意!收微信红包有红线了
2017-06-13 11:00:01
-
美国竟然开始抄袭中国商业模式
2017-06-13 11:00:28
-
最值钱的时间,是工作之外的8小时
2017-06-13 11:02:23
-
中央明确:七大群体收入激励计划试点启动
2017-06-12 11: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