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天津10月20日电(记者 周润健)国内网络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发布预警称,身份冒充类诈骗又现“新套路”,骗子伪装成公检法人员,还胁迫另一受害人作为共犯,布下诈骗“局中局”,接到类似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近日,受害人王大伯接到一通陌生电话,自称是电信客服,通知他在其他市注册的电话已欠费。王大伯表示未在该地址开户后,“客服”当即表示王大伯的身份信息遭到泄露,需向警方报案,还“贴心”地将通话转接至公安部门。
之后,“公检法人员”连续打电话给王大伯,声称他涉嫌一起重大洗钱案,若要证明清白,需将银行卡及存款情况详细告知,并将钱转入“安全账户”,用于资金查验。
当获知王大伯不会网上转账后,对方表示“专案组”会特派一位女警官进行协助调查。两人见面后,这位“特派员”向王大伯展示了有他照片的“通缉令”。对此,王大伯更是深信不疑,将银行卡和密码全部交给“特派员”。
几天后,王大伯发现所有的“客服”、“公检法人员”、“特派员”都已失联,方才意识到被骗,随即报案。案件告破后,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原来参与骗局的“特派员”实为另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中受到裸照要挟的受害人李小姐。
反诈骗专家表示,身份冒充类诈骗案件早已屡见不鲜,而胁迫受害人做共犯再实施诈骗的行为实属罕见。
针对这种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新套路,猎网平台提醒,无论接到哪类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电话,都需向相关机构查证其身份的真实性;公检法机关办案时,会当面向当事人出示证件或手续,讲明案情,不会通过电话和社交软件开展调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信,不转账。
相关新闻
-
“高收入、低要求”成网络招工诈骗惯用套路
如今,网络平台已成为求职应聘的重要途径,但其在给求职者和招工企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编织陷阱的理想场所。2017-10-13 09:14:54
-
广东警方摧毁多个电信网络诈骗团伙
在公安部的协调下,广东省公安厅近日组织江门、深圳、惠州等地公安机关赴湖南、福建等省,对“飓风8号”“飓风9号”两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专案开展收网行动,成功摧毁多个电信网络诈骗团伙。2017-10-12 08:26:02
-
微信支付截图成新型诈骗手段 2人骗得3万余元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批准逮捕了涉嫌利用修改过的微信和支付宝支付截图,连续进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赵某、张某。张某向办案人员交代,现在都流行微信或支付宝支付,但有的商店微信收款的手机都是老板拿着。2017-10-11 11:17:30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高校上演选修课抢课“大战” 选分数还是选兴趣?
2017-10-20 10:05:19
-
机器人打败了教师 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会被取代
2017-10-20 10:03:27
-
景区优惠只相约在冬季吗?
2017-10-20 10:03:27
-
美国快餐连锁店寻求增长,瞄准中国四线城市
2017-10-19 09:17:19
-
信用租房利于提升租房市场治理水平
2017-10-19 09:17:19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