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诗潮涌动中国

2015年06月15日 11:21:3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任沁沁)九岁的铁头小朋友每天都写一首诗。14日的诗叫《白云专辑》,他写道:“这几天/云彩总是被抓拍/因为/它有过它没有过的美/特没有见识的北京人/他们拍呀拍/非常稀罕/手机里都是云彩专辑/云彩有些害羞了/过几天/它就丑了/或许/专辑没了……

  铁头的小诗触动大人们的心弦。人们赞叹他童真的想象力和调皮的灵魂。

  几天前刚从剑桥大学回来的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写了一首题为《优雅》的小诗,“优雅不是一份恩赐/她是内心灵性的产物……”。剑桥学子们由内而外散发的知性,也触动着姜昆的内心。这是一种基于文化浸润而生的自信、从容。

  中国正在找回这种内生的气质,诗意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面向。两年前,20位各领域翘楚共同发起“为你读诗”的诗歌艺术活动,以每天“为你读一首诗歌”的方式,倡导一种摒弃浮躁与麻木,回归柔软与真挚的诗意生活方式。

  两年过去了,“为你读诗”通过公众微信以及合作平台,共播出700多期读诗节目,累积传播逾3亿次。每晚十点,打开微信公号“为你读诗”,静静聆听品味诗,已成为五湖四海、不同行业人们的共同习惯。

  “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家都是不安的、孤独的。每晚静读那一首诗歌时,才觉得属于自己的世界那么平和。”一位听众在“为你读诗”这样留言。她的话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诗歌,是诗意生活的一部分。诗歌之复兴,取决于向往诗意的人群之壮大。每首诗超过10万的点击阅读量,或许能说明什么。

  正如“为你读诗”创始人潘杰客所言,诗意生活,是21世纪崛起中国的人民所愿意选择的方向和主流,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从前的东西都很慢,一个问候要走好几个月;脚步也特别慢,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要走好几天。而现在,早上起床都来不及说个早安;谈恋爱也匆匆忙忙,爱一阵就不爱了;和家人吃饭也变得很难……

  “这种状态对吗?人们真的应该慢下来,去品味人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姜昆说,生命不仅有奔跑,还有散步,有静思。

  他有个发小郭路生,笔名食指,写过《相信未来》这首诗,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们。“诗歌的每个字,都是他对生活最真实的感受、轻诉。食指用诗告诉我们,不论处于怎样的人生低谷,依然要相信未来。”姜昆说。

  姜昆透露,食指的新诗集就要出版了。“我很期待,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诗歌,唤醒人们心中缺失的情感,用本能的对美的感受,来陶冶情操。”

  这点刘江感受深刻。这位被誉为中国时尚教父的“50后”,这样形容作为一名“时尚人”的体验——像诗人一样有想象力,像农夫一样脚踏实地。

  刘江创办了《时尚》杂志,是时尚传媒集团董事长。写诗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已经出版《诗意的时尚》等多本诗集。

  诗是生活的馈赠。“比如《感谢生活》写于某天凌晨,一挥而就。《孩子,你醒来的比我早》,也是被一个场景触动。”谈及自己的诗作,刘江说,自然流出,不需雕琢。只要用心,生活就会充满诗意。

  “每天给自己留白十分钟,去感受生命中的快乐与美好,这种审美及实践,是最高时尚度的生活。”他说。

  台湾音乐人姚谦,给歌手江美琪做过一个专辑,《恋人心中都有一首诗》,让流行音乐的歌词,进入到诗歌层面。

  他认为,诗与歌都是最接近于人的身体、声音的表达,如果歌词意境能再形而上,就有诗歌的纯粹性和透彻性。

  对于“为你读诗”这样以新媒体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姚谦感到欣喜,“可以与同好交流,听别人读诗;也可以借一个接轨新媒体世界的电子平台,散播诗歌的美好,让更多人接近诗”。

  诗歌具有原生性和创造性。“属于当下,也创造未来。”姚谦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爱上写诗、读诗。“这是更诚实、往上走的沟通,带有文化大国的气息。”

  诗潮涌动。一个诗意的中国,必然会更深刻地影响更广泛的世界。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明宇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561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