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血洒长空的青春——抗战中的“汇文中学烈士”

2015年08月29日 21:52:00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网北京8月2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赵琬微 王绥翊)在南京紫金山北麓,有一座依山而建的纪念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这座掩映在绿树中的场馆,是国内唯一一座以中国抗日战争中航空英烈为主题的纪念馆。夏日里的一个上午,记者驱车来到这座纪念馆,探寻当年英烈们的长空血战史。

  同时出现的烈士

  馆长张鹏斗先生向记者介绍,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以下简称:航空烈士馆)是“馆、碑、墓”一体,由航空烈士馆、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和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组成:纪念馆里,全面展示了中国空军和国际援华空军共同抗击侵华日军的英雄事迹;纪念碑上,镌刻着3300多位抗日航空烈士的名字;公墓里,则安葬着在抗战中牺牲的中、美、苏等国的航空烈士。

  在展馆里,记者看到一面纪念墙,上面有“北京汇文十烈士”(简称:“汇文烈士”)的姓名和照片。一旁的讲解员介绍说,这些在抗战中牺牲的航空烈士,都来自北京的汇文中学,“他们共同为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的蓝天,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汇文烈士”的旁边,有“南京金陵五烈士”的照片和姓名。张馆长介绍,“南京金陵五烈士”是五位毕业于南京金陵中学的抗日航空英烈。

  在航空烈士馆里,“南京金陵五烈士”和“北京汇文十烈士”陈列在一起,仿佛当年他们一起走出校园、共赴国难……

  一个名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彭仁忭”,这位烈士同时出现在“北京汇文十烈士”和“南京金陵五烈士”的名单里。这是为何呢?

  在馆内研究人员的帮助下,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经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南京方志办的研究人员胡卓然等研究人员考证,彭仁忭初中就读于金陵中学,高中时进入汇文中学。2014年11月12日的《现代快报》、11月18日的《扬子晚报》曾对此有过报道。

  那么,这些烈士又有怎样的经历呢?

  烈士不止有十位

  在北京,记者在汇文中学校史档案里,找到了这些烈士的资料。在汇文中学的史料里,抗战期间参加中国空军并牺牲的该校毕业生,不止十位,而是十二位。

  “北平汇文学校”入学档案中记载,彭仁忭祖籍江西,信仰基督教,父亲是齐鲁大学神学院的主任。1937年8月,他在上海完成轰炸日军的任务后,返航时牺牲在浙江临安上空,时年24岁。

  “在你们酣睡的深夜,我多次去过上海,但我不能穿越上海上空,那是租界区。那里本是我们自己的国土,我们却没有领空领土权,只能绕道飞行去轰炸敌人军舰和敌人的阵地。每当此刻,我怒火满胸,无比愤怒……”

  这是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另一位“汇文烈士”杨季豪写给父母家书中的一段话。

  杨季豪少年时生活优渥,1932年从汇文中学高中理科班毕业;中学毕业后,他一心报国,未征求父母的意见,便报考了当时的中央航空学校(航校),成为航校三期学员;后来,他成为中国空军第八大队的一名飞行员。抗战爆发后,杨季豪挺身赴国难。1937年10月23日,这位热血无畏的青年在空战中牺牲。

  为什么纪念馆里只记载了“十烈士”呢?记者采访得知,随着多年的研究和考证,馆内的烈士名单每年都有更新。“汇文十烈士”是根据之前考证的史料形成的说法,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而新的史料不断被发掘,张馆长介绍,纪念馆中考证的烈士人数和姓名,只是抗战中牺牲的航空烈士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的烈士留在史料中,需要更多的考证来发掘。这样看来,“十烈士”更像是所有为抗战牺牲的航空烈士的缩影,具体的数字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除了彭仁忭和杨季豪,汇文中学其他十位烈士是:

  滕茂松(1933年汇文中学初中毕业、1936年高中毕业),1937年8月在扬州空战中殉国,追赠中尉;

  宋恩儒(1932年汇文中学高中毕业),1938年1月在汉口空战中殉国,追赠上尉;

  李煜荣(1931年汇文中学高中毕业),1938年在广州虎门空战中殉国,追赠中尉;

  洪炯桓(1932年汇文中学高中毕业),1938年在广西柳州空战中殉国,追赠上尉;

  祖万福(1933年汇文中学高中毕业),1940年在云南基地殉国,生前为中尉教官;

  王自洁(1934年汇文中学高中毕业),1940年10月在四川邛崃空战中牺牲,追赠上尉;

  张秉康(1932年汇文中学初中就读),1941年冬殉国;

  鄂凌翱(1934年汇文中学高中毕业),1942年殉国;

  张汝澄(1936年汇文中学高中毕业),1942年殉国;

  夏孙沄(1936年汇文中学高中毕业),1943年殉国。

  家境富裕的后代人血洒长空

  航空烈士馆里的资料显示,抗战时中国空军飞行员的平均飞行寿命,只有6个月。

  张馆长介绍,抗战中参加中国空军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家境富裕、出身显赫。在馆内,记者看到这样一段介绍:“乔倜,山西祁县人,第9大队飞行员,晋商乔家大院的后代,1937年10月6日在北平附近驾机与日军作战时壮烈牺牲。”

  如果不是国土沦陷,这些原本生活条件优越的青年,会顺利进入大学,娶妻生子。抗战爆发后,身为社会精英阶层的他们,也本可以利用社会身份,选择更安稳的方式等待战争结束。然而,国难当头,这些“富二代”“富三代”们,却依然投身抗战,血洒长空,为挽救民族危亡,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汇文中学正在整理包括“汇文烈士”在内的珍贵校史档案,准备将这十二位烈士和许多参加抗战的热血青年的事迹一起对外展示,向英雄致敬,用烈士的精神鼓舞当代的青年学子。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生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的抗战,普通百姓、社会精英、海外华侨等各个阶层的爱国人士,都发挥了作用。他说:“连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家,比如张恨水,都开始文化抗战……(中国)这个国家所有(爱国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战,虽然个体是弱一点,但是整体看这个国家就了不得了。”(参与采写:高洁 孙晓铮 林凯)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琼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641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