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国平:彻底脱贫目标显情怀更显胆识

2015年11月29日 21:21:42 来源: 央视网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下达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

  没有任何人怀疑,让7000多万人彻底告别贫困是一项无比艰巨的任务。7000多万人相当一个中型国家的人口,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贫困人口的数量与解决贫困问题的难度不是简单对等的关系。贫困人口数量的庞大,意味着脱贫工作所需要投入的人财物力成倍增加,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成倍放大。同样需要面对的事实,是中国的贫困问题存续数千年,积贫甚久。尽管多年来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中国的扶贫开发成果举世瞩目。但我国目前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扶贫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当前脱贫开发面临的是难啃的“硬骨头”,是让人棘手的“老大难”。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解决数以千万计规模的脱贫难题,人类历史上无先例可循,其他国家没有相似的经验,现有西方经济学工具箱中根本找不到适当的办法。敢于直面这样的难题,敢于以超常规的力度提出彻底消除贫困的目标,充分显示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极大魄力和坚强决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彻底消除贫困,需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高明,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执政的崇高使命;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消除贫困放到治国理政的高度,不仅视其为重大的经济问题,更视其为直接关系人民福祉、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源自于总书记对所有没有摆脱贫困的老百姓,夙兴夜寐,时时牵挂在心。他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深思熟虑地从意识、思路、作风等等方面提出摆脱贫困的思路,通过反复探索与实践,谋划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谁来扶”、“怎么扶”的重大方略,做出扶贫开发的科学决策。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从辩证法的角度指出任何事物难易转换的可能性,强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必须有所担当,敢作敢为,善做善为。唯其有这样的魄力胆识,才能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来,证实中国特色道路的特殊价值特殊意义。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率先消除贫困,是足以彪炳千秋的伟大事业,是对国际减贫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觉参与其中,为之奋斗,为之自豪。(国平)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家慧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28480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