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我国建成自然保护区2729个 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基本形成

2015年12月02日 15:00:3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吴晶晶、崔静)记者2日从环保部获悉,目前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2729个,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我国已基本建成以自然保护区为骨干,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不同类型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35000多种,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8000余种,已记录海洋生物28000余种。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丰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农作物起源地,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均居世界第一。

  据介绍,目前我国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达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提前完成《生物多样性公约》2020年达17%的目标。我国建成自然保护区2729个,总面积达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高于12.7%的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14年底,海洋类型保护区共68个,总面积7115平方公里。建立了60多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由2000年的1100余只增加到2013年底的1864只。野生朱鹮数量由1981年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目前的1000多只。

  同时,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近十年来,中国森林面积净增长10万平方公里,重点生态功能区草原植被盖度提高11%,修复红树林等退化湿地2800多平方公里。我国还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邱启文表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仍然加大,生物多样性退化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为了保证2020年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我国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摸清家底;二是构建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掌握动态变化趋势;三是强化就地保护;四是加强迁地保护,收储国家战略资源;五是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试点示范;六是协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七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纠错】 [责任编辑: 陈剑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00111733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