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国聚焦)述评:“四个全面”为国家强盛开新局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许晓青 蔡敏 李云路 王建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定于15日落下帷幕。此前,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后已于13日闭幕。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去年底首次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本年度政治盛会的核心基调。
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举行后,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阐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肩负的重大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
观察人士认为,今年的两会深刻体现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协调推进,这也正是对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勇于担当“三大责任”的契合。这将为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开新局,推动五千年文明古国走向强盛。
民族复兴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同时,2015年距中共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还有5年多时间,基本上也就是一个“五年规划”的跨度。
自1921年中共诞生起,民族的兴衰荣辱就与这个政党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共从革命到执政经历了28年,自1949年起,就开始探索中国式的建设、发展、治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路径选择。
国家治理不会总是一帆风顺。2015年,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中国的发展必须直面“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左右”,相比过去30多年年均约9.7%的高速增长,预期调低,令世界对这个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前景更加关切。
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着眼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使制度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报告提出‘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等等,均说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分艰巨和紧迫。”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老区农场场长李小勇说。
习近平关切到这样的基层呼声,他在参加广西团审议时说,“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改革开放迄今已逾36年,但即使是“全面建成小康”,也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从更长的复兴历程看,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说,从现在起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有30多年时间。他认为,“四个全面”在当前提出,具有重大意义。
日本媒体评论,“四个全面”具有战略性考虑,“指明了中国迈向全面发展所应追求的目标”。有韩国学者认为,“四个全面”显示的是“中国的道路自信”。有德国报纸认为:“四个全面”的表述向全中华民族发出了召唤——让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人民福祉
观察人士认为,从今年的中国两会看“四个全面”,其深刻意涵在于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通过代表、委员广泛形成的共识,“四个全面”将进一步统筹协调发展与改革、治党与治国、内政与外交大计,其最终目标是为13亿中国人民增加更多福祉。
2015年,在经济增长预期调低、财政收入增幅将缩小的背景下,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仍坚持承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一方面,政府加大简政放权的改革力度,另一方面,职工权益、企业法人财产权、消费者权益、劳动者权益,以及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均被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将得到更好保护。
“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草根创新”等一批新词出现在两会上。把改革开放推向纵深、创新创业、改善民生、环境保护、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严惩腐败等被放在突出位置,都与“四个全面”环环相扣。
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强调“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同时他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社会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
在代表和委员看来,谈自贸区的改革创新、大都市的社会治理、革命老区的发展振兴,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转型,最终可以归结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的最终效果之一,是要让广大人民有‘获得感’。”与总书记面对面参加审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说,上海试点自贸区,既是为简政放权和体制机制创新探路,同时也要惠及民生,老百姓在更便利的跨境电子商务中分享红利,这很重要。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中国再次重申了“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实现现代化,根本要靠发展”,同时更加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当更多的扶贫计划变成有效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小康’才会更快实现。”全国人大代表、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认为,“最终是要释放出每个人的活力”。
执政党的生命力
两会上,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审议和讨论激荡思想火花,中国的人大和政协向世界呈现着“中国式民主”的勃勃生机。一些代表委员建言,“法治为改革保驾护航”,“为人民福祉立良法”;也有代表委员提出“要设计合法合理的权力边界,有权不能任性”。
代表们的最终表决结果,将决定这部“管法的法”为社会主义中国推进“良法善治”注入怎样的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说,在现代化进程中,“良法善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善于运用法治的精神和体系来治国理政,构建起高效、廉洁、自律的行政系统,对一个当代执政党而言,可以说是“生命线”。
随着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治理”已成为一个全球性命题。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的执政党和他们的领导人,也纷纷探索新的增长方式、新的治理办法。
在中国,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四中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不仅由执政党明确提出,而且在习近平有关“四个全面”的表述中,被明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
“在‘四个全面’中,中国共产党是全面实施治理的‘舵手’,而‘中国式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广大人民。”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郑长忠说。
两会期间,习近平重申全面从严治党。他说,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政治生态”这个宏观概念也多次被习近平提及。全国政协常委、法学专家周汉民认为,“生态包含了‘土壤’‘空气’‘水’‘植被’‘微生物’等各种综合因素,这一概念的使用,运用了更加立体、更加现代化的政治思维,来探讨影响治国理政的内外部因素,也更加聚焦和关切执政党的自身发展和命运。”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仍在努力摆脱两千多年“人治”的阴影,从简政放权试探改革深水区,到在基层治理成千上万的“社会细胞”,一些党政官员历史上形成的“特权”观念,以言代法、权大于法等思维和作风,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危及执政党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
以唯物辩证法观察,中共执政60多年来,经济增长与公平正义,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等,都是亟待处理好的重要关系。加之治理领域千头万绪,也不都是齐头并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之间的差别仍存。国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考验着“中国式治理”。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有机体,执政党就好比是大脑中枢,法治精神和法制系统则好比肝和肾所发挥的功能,不断促进机体的代谢和排毒。”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法律与人文综合教研部主任刘哲昕分析说。
两会落幕之际,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将表决一系列重要文件和决议草案,将审议的蓝图化为行动指南。
“四个全面”是中共带领广大人民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门所执的一把钥匙,在2015年将开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局面,未来或将为全球治理体系增添新的政治智慧,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