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气象专家解析新一轮强降雨 汛期叠加效应致中小河流水位超警

2016年07月15日 08:44:0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金佳绪)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经过短暂的间歇期后,7月13日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新一轮强降雨再次席卷而来。这是今年以来南方第29轮强降雨过程,中央气象台已于13日6时发布暴雨和强对流预警。那么本次降水过程主要影响哪些区域?将持续多长时间?与前期降水是否会有叠加效应?需要重点关注哪些灾害?13日,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秦华锋就这些问题接受了新华网和中国气象网的联合采访。

秦华锋(左)接受记者采访。赵天宇 摄

  7月13日开始,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新一轮强降雨天气,这轮强降雨将持续多久?强度和影响范围如何?

  秦华峰:南方的这轮降雨从13日起,将一直持续到16日,最强降雨时段集中在14日至15日。这次降雨将主要影响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及黄淮南部,其中,湖北和苏皖南部是受强降雨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降雨的强度主要考虑以大到暴雨为主,局部地区有大暴雨,特别是江汉及黄淮等地累计雨量将达100毫米至2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还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此次强降雨天气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南方地区是否依然持续多雨?

  秦华峰:随着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影响结束后,副热带高压逐渐西伸,西南暖湿气流也随之加强。而这次强降雨是由于高空槽东移,在槽前产生降水,加之北方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剧烈交汇,产生强降雨。

  此外,目前正值夏季风盛行期,对流活跃,因此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过程也比较多。此外,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8日至20日,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一带还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什么是汛情的叠加效应?本轮强降水是否与前期降水有叠加?

  秦华峰:汛情的叠加效应大多指的是对中小河流的影响,前期某地降水已经比较多,导致该地的江河水位较高,而后期此地降水依然较强,导致江河水位持续在较高水平的现象,可以说此次降水与前期降水具有叠加效应。

  受南方多轮强降水影响,我国已有多个中小河流及水库超警戒水位和汛限水位。根据监测资料显示,截至7月13日太湖已超警戒水位0.98米,洞庭湖超警戒水位0.87米,鄱阳湖超警戒水位1.72米;此外,三峡水库超汛限水位6.71米。在本轮强降雨过程中,预计太湖流域的面雨量将达35至50毫米,因此强降雨会对中小河流水位产生叠加效应,高水位仍将持续。

  本轮强降雨将对长江中下游造成怎样的防汛压力,防范重点是什么?

  秦华峰:此次强降雨过程会使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防汛压力进一步加大,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地江河库湖汛情将持续发展。

  受强降雨影响,山东南部、湖北中南部、安徽南部、江苏中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加大,需加强长江干支流、洞庭湖、鄱阳湖及太湖流域的雨情、水情、汛情监测,做好防洪应急物资调配工作,防范持续高水位运行可能导致的险情。

  此外,需关注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云南西部、四川盆地、湖北西南部和东部及安徽南部都是山洪地质灾害的高发地带,上述地区公众应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信息,尽量避免在强降雨时段外出或进入危险区域;山区村镇、沿河公路、矿区、旅游景区等地要加强监测预警,山区居民应及时撤离至安全地带。

  同时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以及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局地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相关链接:

  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再迎强降雨 防洪监测需加强

  暴雨洪水过后需防啥?

【纠错】 [责任编辑: 张立红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48129145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