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
高层 > 正文
最新播报:

迈向世界舞台中央

2016年09月29日 10:17:51 来源: 新华社

  共建“一带一路”:中国风格新倡议为各国联动发展提供新路径

  2016年9月1日上午,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自由区举行奠基仪式,瓜达尔港建设正式从港区朝着工业园区扩展。

  “这不仅将推动瓜达尔地区的发展,还将带动俾路支省乃至巴基斯坦的整体发展。”对“一带一路”上的这颗明珠,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寄予厚望。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出访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为沿线各国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共同发展平台,也为全球经济复苏与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质朴的话语,展现了中国合作共赢的满满诚意与开放自信的大国胸怀。

  ——这是一条内外联动发展之路。

  从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到对外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内各部门各地区积极行动、抓紧落实,沿线国家纷纷响应、主动对接。

  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

  中西部地区由开放的“末梢”逐渐变身为开放的前沿,“一带一路”使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更加完善;跨国产能合作将沿线国家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优势,“一带一路”正带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构。

  ——这是一条包容协同发展之路。

  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一带一路”建设让沿线各国44亿人利益相通、命运相连,为世界铺就一条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

  做大“一带一路”发展的蛋糕,最终受益的是沿线各国人民。

  泰国前总理阿披实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增进沿线国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每一个人从国家间、区域内的经贸合作中获益——这正是‘一带一路’的意义所在”。

  ——这是一条合作共赢发展之路。

  倡议提出三年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30多个沿线国家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多个国家同中方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包括瓜达尔港在内的一批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互联互通网络逐渐成形。

  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度和成果超出各方预期。

  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弗兰科潘指出,被称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规模投资项目表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希望已戏剧性地转向东方。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人类发展贡献的重大国际公共产品,是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的集中体现。

  “‘一带一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同时,也在解决世界发展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说。

  “‘一带一路’建设,增强了周边地区和友好国家对中国的向心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认为,这是世界历史“长期再平衡”过程的开始,体现出历史悠久、体量巨大的中国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新贡献的势头。

  “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包含行动、力量展示、创举和社会秩序等多重含义。”俄罗斯《导报》刊文说,“一带一路”构想展现了中国对全球治理新理念的思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刘琼 ]

Copyright © 2000 - 201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版权所有 新华网

迈向世界舞台中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倡议,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