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亲历的长征——“画说长征”之五
在赣州市人民医院,老红军吴清昌向记者讲述长征经历(5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新华社南昌10月21日电 题:他们亲历的长征——“画说长征”之五
新华社记者刘菁、高皓亮、赖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01岁的江西籍老红军杜宏鉴,面对新华社记者流利而清晰地背诵出这首《七律·长征》。期颐老人,铿锵铁嗓,几近是一字一句喊出的豪迈诗句,仿佛让他穿过历史烟云,回到那段亲历的动人心魄的岁月。
在江西,有这么一批走过了世纪人生的老红军,直到长征胜利80年后的今天还在回忆、讲述着他们亲历的长征。每一种亲历,都是一座经历血与火淬炼的伟大丰碑;每一种亲历,都是一座照亮灵魂的精神路标。
金秋十月,院子里的树叶渐黄,北雁南归,又到82年前出发的那个季节。老红军吴清昌在赣州的家中给记者讲自己的长征经历,他的孙女、赣南日报社记者吴悦此时正在参加报社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已到贵州。
出发前,老人没有过多话语,只是轻声嘱咐孙女:“去看看那些地方现在怎么样了。”在贵州山区,坐在车上穿行于高架桥、穿山隧道,34岁的吴悦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脚下或头顶,爷爷和战友们扛着红旗一队队走过……那是1935年初,18岁的吴清昌随部队冒着枪林弹雨,与敌人白刃肉搏,占领了娄山关。
望着娄山关,吴悦忍不住泪流满面,给爷爷打了一个电话。吴清昌老人平静地用少了一截的手指握着电话。一时间,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浸染鲜血和荣光的时刻浮现在他眼前。电话里他云淡风轻的讲述不见硝烟,而在吴悦听来却振聋发聩。
在飞夺泸定桥战斗中,吴清昌跟着部队向前冲锋,敌人纷飞的子弹一阵扫射。“突然我手指一热,低头一看,左手食指第一节已经飞掉了。卫生员冲上来包扎了一下,我就和战友们冲进了泸定城。”
吴悦不止一次地想向爷爷问个明白: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忍着断指之痛、迎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是什么支撑着这支不怕远征难的铁流般的队伍?
是信念,是理想,是对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追随,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当。
3岁丧父,7岁丧母,遇饥荒年连红薯都没得吃。对于连饭都吃不饱的王承登而言,加入红军是因为红军战士的一句话“穷人只有参加革命,才有好日子过”。1934年10月17日,王承登跟着部队夜渡于都河开始长征。
长征路上,受伤了没有医药,便拿盐水、南瓜水、野菜敷住伤口;没有子弹,就拿石头打;没有地方睡觉,就相互背靠背坐着……在枪林弹雨、饥寒交迫中,杜宏鉴始终坚信,只要跟着党走,就一定有出路。
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亲历长征的老红军时隔80年后再回首,他们无一例外都拍着胸脯说,无论前路多艰难,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从未动摇。杜宏鉴说:“漫漫长征路上,我们的眼前总是高高飘扬的红旗,我们的胸中总是熊熊燃烧的理想信念之火。对于胜利,我的信心从未动摇。”
吴悦重走的路,有爷爷洒过的热血,更有爷爷不忍提及的牺牲战友的印迹。苏区时期,93万名赣南儿女参军参战,占当时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一,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10.8万人。有人计算说,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平均每一公里就有3位赣南青年倒下。在红都瑞金,1.08万人牺牲在长征途中;在“将军县”兴国,参军的5万人中有2.3万人成为烈士。
这是一个不能被遗忘的地方。在瑞金、于都、兴国等地的烈士纪念园,密密麻麻的英烈名字印刻在石上,红军英烈年轻的生命永恒定格在这里。沿着一排排烈士墙,近期前来瞻仰的人们默默注视着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或鞠躬默哀,或洒下热泪。
1934年12月,在长征途中的王承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2年,从贵州省商业厅离休后回到赣州,老人跑遍了赣州的所有县(市、区)做报告,希望用自己亲历的长征,激励更多的后来者。在赣州市人民医院的病房里,这位已经走过了102载春秋的老人告诉记者,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自己心中总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跟着党走下去,只要坚持,肯定会有胜利的一天。”
他看到了胜利的这一天,不仅是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天,也是红土地走向振兴的这一天。2012年6月28日,曾经“最后一碗米拿去当军粮,最后一尺布缝在军装上,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迎来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一张壮丽的振兴发展画卷在这里铺开。
4年过去,一幢幢客家新屋点缀绿树翠竹,一条条高速路打开了封闭的老区,一座座厂房在工业园区拔地而起……看着孙子专程为自己拍摄的这些照片,王承登感叹,新的长征正如当年一样抱着必胜的信念奋勇向前。
“长征,磨炼了意志,坚定了信念,也让生命升华。”重走在长征路上,吴悦慢慢理解了爷爷吴清昌的这句话,也慢慢找到了心中疑问的答案:“心中有理想,有信念,就再没有什么能阻挡长征胜利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