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群:心系太空 扎根大地

2016年03月13日 20:31:4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崔向群:心系太空 扎根大地

  新华社记者 李延霞

  采访完崔向群,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早就在江苏代表团名单里圈定了她,这位带头建成我国“天文光谱航母”——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对学文科的我来说,采访这样一位科学家,实在有点底气不足。开会间隙恶补了一些专业知识后,鼓起勇气敲开了她的房门。

  干练的短发,朴素的衣着,她微笑着让我进屋。

  桌上放着一桶冒着热气的方便面。“会后帮着几个年轻人申请项目,一直没顾上吃饭。”她解释道。

  上世纪90年代,她放弃优越的国外环境回国艰苦创业,和团队数年攻关建成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

  话题从她引以为豪的LAMOST谈起。

  “从2012年正式巡天到去年6月份,LAMOST共观测了2669个天区,对外释放了569万条光谱数据,其中包括314万恒星光谱参数星表,相当于为浩瀚的太空做了一次普查,获取的光谱总数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崔向群如数家珍。

  谈及现状,她也有很多焦虑和担忧。

  “当时我们建设时,预估的可观测夜为200多天,但现在受气候变暖、湿度增加、雾霾、灯光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观测夜只有100多天。”

  大科学装置的经费管理问题也让她头疼。“LAMOST建成后,国家每年给一笔运行费,但却没有相应的人员经费,现在我们的队伍相当不稳定。”

  让她担忧的,还有国外研究的步步紧跟。“LAMOST做出来后在国际上有很大反响,欧美开始纷纷跟踪,尽管现在获得天体的光谱数是世界第一,但5年左右就有可能被超越。现在我们已经有能力建造巨型光学望远镜,中国天文学也急需大型精测的光学望远镜,我们不能在原地踏步。”

  一个半小时的谈话,崔向群反复强调,科学研究不能急于求成。“最近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用大型激光干涉仪观测到引力波,让我很感慨。30年前我就接触过在用激光干涉仪探测引力波的人和项目,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有了探测结果,没有因为这么多年的不顺利而停止。”

  “科学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科研工作有可能不顺利,有可能有反复,甚至有可能暂时失败,不能要求马上出成果。科学家要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持续支持,不能急于求成。”她说。

  谈及政府工作报告对科研支持力度的加大,谈到创新驱动战略,谈到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视,她有些激动。

  “作为科研人员,我感到很受鼓舞。‘改革一直在路上’,我最喜欢这句话。我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也许是过于劳累,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已近晚上10点,她的手机响了,是个工作电话,我起身告别。那碗她没顾上吃的方便面还放在桌上。

[责任编辑: 黄锐]
010020021610000000000000011106401118316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