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干部画个像:从“锁门走人”到“端茶迎客”--从黄土高原到云贵高原的基层党建见闻之五

2017年01月10日 09:56:5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题:我给干部画个像:从“锁门走人”到“端茶迎客”——从黄土高原到云贵高原的基层党建见闻之五

  新华社记者 令伟家、莫华英、陈晨、李平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黄金村党总支会议室里,两个铁皮炉子烧得正旺,不大的屋子温暖如春。浓酽的茶在罐子里翻滚,呛人的烟在手指间明灭。一场村民给党员干部的“画像会”,正在热烈而坦率地进行中。

  55岁的焦占川是位退伍军人。说起干部作风,这位耿直的陇中汉子有很多话要说:“这几年的变化真的有点大。前几年的干部,都喜欢往富裕些的人家跑。为啥呢?能吃上好的喝上好的,还能喝上点小酒啊。现在可不一样了,没有哪个干部在农民家里吃喝。进的门,也是专拣那些条件差的困难户,帮着他们想脱贫致富的好主意好办法。”老焦意犹未尽,末了又强调一句:“变化确实大着哩。”

  粗通文墨的黄耀文马上接上话茬:“我给干部画个像:原先干部下乡,有的人咋咋呼呼,大家很反感。有的干部一进村,老百姓干脆把门一锁,人都躲到别处去了;从前几年起,干部越来越亲和了,来也是帮你解决问题的,教你怎么剪果树、怎样养牛羊。现在不但没人锁门躲避了,看见干部来,还都熬上茶,争着抢着往自己家里请呢。”

  村党总支书记靳政武赶紧插话:“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到干部身上,工作内容不一样。过去是管理,现在是服务。”老靳说,前些年,干部下乡,主要是催粮要款、刮宫引产,作风确实比较粗暴,自然不受大家待见。这几年从严治党,干部的作风变化大,下乡主要是帮助咱们脱贫致富,跑项目、要资金,修路引水、种植养殖,都是干部带着咱们干的,大家都看在眼里,服在心里。

  热议之间,话题不知不觉又转移到了发展上。

  “等到春天,这里漫山遍野都会是牧草!”顺着宋兆手指的方向,大家的目光穿过明亮的玻璃窗户,落在远处的荒山坡地上。冬日里的黄金村和“黄金”毫不搭边:丘陵绵延,像披着一件宽大的灰色棉袄,单调而乏味;稀稀疏疏的屋舍,和屋舍旁边黛青色的树,像画家不经意洒落在山腰间、深沟里的几块墨团。

  宋兆原来是安定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2015年12月,他来到黄金村当起了驻村帮扶的第一书记。初到黄金村的他,被眼前的贫困景象深深震撼:全村255户955位村民,几百名壮劳力外出,留守在家的,只种洋芋和玉米,收入微薄,十年九旱九绝收。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啊。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几为空白,脱贫的前景在哪里?在37名党员身上!”宋兆的神情,又像当年一样斩钉截铁,“既然无法向自然资源要发展,就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出人的积极性。”

  “我们在村党总支下建立了村务管理党支部和黄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按‘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草畜产业,鼓励党员带头参加合作社、发展畜牧业。”

  “黄金村的气候种庄稼不行,种草得天独厚。”具有畜牧专业背景的宋兆对发展牧草业满怀信心,“为了给大家做出样子,村里发动党员包户做工作。现在已有101户村民将自家承包地流转给合作社,平均每亩每年流转费80元,年底还要分红。流转过来的土地种植紫花苜蓿、青贮玉米,搞现代化养殖,发展生态农场。”

  主持会议的靳政武赶紧补充:“全村新建的标准化圈舍已经有78间,存栏牛300多头,羊1400多只。”老靳一边掰着指头一边说,“有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一些农户还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买了大型农机具。”

  坐在角落里一直默不作声的马麒也开口了:“现在的干部确实弄得好、负责任。我是村里的贫困户,我给大家报个账:去年干部帮我协调贷了5万元无息款,买了10只羊。合作社借了4头牛,产下的牛崽都归我。今年家里能有2万元收入,穷帽子看来戴不成了。”

  “农村工作实不实,干部作风是关键。作风从哪里转变?一个字,严!”当了十余年村干部的靳政武作总结发言,“前些年,党员跟群众没啥区别,开个会连人都喊不齐。现在不一样了,从严治党,把党员的先进性都调动起来了,党员干部带头,大家心齐气顺,荒山也能变成金山。”

  推开会议室的大门,正午的阳光有些刺眼。光秃秃的沟壑山川,在黄金村干部和村民的眼里,正在随着春天的到来,脱下灰色的棉袄,换上靓丽的绿装。

  黄金村,一片苦焦的土地,一片希望的田野。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027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