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飞驰的时代列车--“三代人”的春运回忆
2017-01-22 19:09:39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福州1月22日电 题:飞驰的时代列车——“三代人”的春运回忆

  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王成

  从“闷罐车”到绿皮车,再从绿皮车发展到红皮车,直到今天的高铁动车,飞驰的时代列车把急切返乡的人和家的距离一次次拉近。

  K526次列车由福州客运段值乘,从福州开往南京,列车长宋洪斌1989年就进入铁路系统工作。谈起变化,他说:“福州到南京的火车,1999年的时候需要开行23个小时,现在的高铁最快只需要5个多小时,快了很多。”

  宋洪斌说,现在火车上的硬件设施在不断完善,比如绿皮车到站要锁闭厕所,那时候还是直排式厕所,在上海这样的大站停站一个小时,旅客都不能上厕所,现在的动车都改为集便式厕所,旅客乘车更为方便了。

  今年春运期间,宋洪斌还在休息期间加班担任K4186次列车长,这是一趟从福州开往四川广安的务工人员专列。他说,以前列车服务人员在春运期间人手紧张,会找很多不太专业的人员上车,现在服务人员更专业了。

  60岁的江西上饶农民工王世龙在福州务工多年,没有通动车之前,从福州到上饶普速车要接近10个小时,现在有了动车,只需要两个多小时。“以前半年才回家一次,现在一般一两个月就会回去一次,方便了,票价也没高出多少。”他说。

  王世龙有4个孩子,都在深圳工作,现在从深圳到上饶也通了高铁,时间从原先“T”字头列车的12个多小时,缩短到了7个多小时。他说:“虽然票价有点高,但是过年这一次,他们一起坐高铁回来,感觉家的距离更近了!”

  已经见证铁路春运38个春秋的厦门火车站运转车间主任陈培伟向记者讲述道,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春运,由厦门始发的列车会用载货列车来运人。这些载货车厢俗称“闷罐车”,每节车厢仅有一个煤油灯照明,没有厕所,没有凳子,所有人都只能席地而坐,“一般到了三明或者漳平这样的大站,会招呼大家赶紧下车去站里方便一下,”曾做过春运列车长的陈培伟说,“但即使是这样,出一趟车下来,每节车厢还是会留有很重的味道。”

  和其他发达地区不同,闽南地区直到1994年前后才出现带空调的“红皮车”和快速列车。“当时一到春运就会超员得非常厉害,绿皮车超员会达到80%到100%,”陈培伟说,“我们运转车间的休班人员也会被安排到站台上加岗以维持秩序,很多人只能通过扒车窗的方式上车,不然根本挤不上去。”在陈培伟这个老铁路人的眼里,彼时的春运场面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

  2013年上大学的李小钰老家在湖南,已经历自己大学生涯最后一个春运,她告诉记者,除大一春节通过普速列车辗转回家过一次外,剩下的三个春运都是乘坐高铁回家,“大一那年路上花了23个小时,期间还在外地住了一夜。”李小钰说,“后来三年都是坐高铁,路上只需10个小时左右,车厢里人少了,设施提升了;早上出门,傍晚就到家了,真的很方便。”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相关新闻
  • 春运“百灵鸟”刘莉:坚守列车上最后的“声音”
    “旅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乘坐本次列车。本次列车是由合肥开往黄山的K8381次列车。现在距离列车开车时间已经很近了……”
    2017-01-22 18:03:43
  • 高铁线上“夜行者”——探访春运“幕后英雄”之一
    凌晨,城镇尚在沉睡,位于嘉陵江边的高铁兰渝线南充段,一群人推着80斤重的检测机器,沿着铁轨施展“凌波微步”。对讲机的“滴滴滴”声打破沉寂,探照灯的光束照亮夜幕。这群“夜行者”是高铁轨道线检员,他们为人们出行安全而工作。
    2017-01-22 16:26:43
  • 春运第一周民航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
    2017年春运第一周(1月13日—1月19日),全国民航运行总体平稳,国内各航空公司共执行航班6.7万班,同比增长10.7%;累计发送旅客1038.3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可供座位数1333.9万座,同比增长11.6%。
    2017-01-22 15:52:29
新闻评论
    国际热气球节在瑞士代堡开幕 画风清奇
    国际热气球节在瑞士代堡开幕 画风清奇
    青岛胶州湾海冰再起 厚度超过十厘米
    青岛胶州湾海冰再起 厚度超过十厘米
    一周看天下:彩灯迎新春
    一周看天下:彩灯迎新春
    “火龙钢花”不夜天
    “火龙钢花”不夜天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03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