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月29日电 题:上海:老城隍庙里的“留守一族”
新华社记者潘清
和以往的新春长假一样,上海老城隍庙成为中外游客在现代都市里寻找“年味”的最好去处。“留守”在这里的民间手工艺者,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刘刚:等待欣赏指掌书画的有缘人
以指勾勒,用掌渲染,一幅精致灵动的山水画跃然纸上。来自江西萍乡的指掌书画艺人刘刚以手代笔,为南来北往的游客表演着这门绝技。
指掌书画始于盛唐、兴于清代,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日渐式微。今年40岁的刘刚却对此情有独钟。
13年前来到上海,刘刚成为老城隍庙20多位民间艺术表演群体中的一员。此后的每个新春佳节,他都会“留守”在这里,今年也不例外。中国人最看重的年夜饭,刘刚也没能跟尚在家乡的妻子和一双儿女一起吃。
春节是老城隍庙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可刘刚的表演台前仍是看的多,买的少。一个上午,他总共卖出三幅作品。
刘刚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冷清。在他看来,这些精心绘制的作品并非浮躁的商品,而是拥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品,自会有喜爱指掌书画的人来带走它们。
刘刚告诉记者,新春长假过后自己会回到老家和亲人团聚,补偿一下没和妻儿一起过年的遗憾。然后他会再回到上海,守着表演台,继续等待懂得欣赏这一小众艺术的有缘人。
高山川:为普通人留下多彩瞬间
一把剪刀、一张黑色卡纸,加上一双灵巧的手。短短三五分钟时间,就能“变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剪影。这让高山川的艺术剪影表演台前人流不断。
今年60岁的高山川来自甘肃,在上海已生活36年。年轻时,爱好绘画的他迷上了剪影,并将此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因为身处老城隍庙这个闻名中外的地方,高山川的顾客里包括了许多文体明星、商界名人。但更多的时候,表演台前坐着的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年轻的情侣,天真的孩童,或是对剪影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老外。
和孤身在异乡打拼的刘刚不同,高山川早已在这座城市安家。虽然整个春节他都要在老城隍庙里表演,但晚上能和家人一起度过。
令他感到有些无奈的是,两个儿子都不愿子承父业。自己早年收过不少徒弟,眼下也都一个个转了行。
“用剪刀剪个纸人不难,要表现出每个人的特点和神韵却不容易。我剪了一辈子,也觉得技艺还不过关。”高山川对记者说,步入花甲之年的自己还没打算退休,希望在有生之年用剪刀为更多普通人留下多彩瞬间。
周誉坤:沉浸在微雕的世界里
几乎每个经过周誉坤表演台的游客,都会拿起精巧的放大镜,观看镌刻在珍珠或者米粒上的古诗词、佛经,然后由衷地发出惊叹。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特艺委员会会员,今年56岁的周誉坤以微雕著称。他曾在一根长2.6厘米的人发上手刻“诗篇二十三篇”共157个正楷字,改写此前由他自己保持的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记者见到周誉坤时,他正沉浸在微雕的世界里。
来自上海的冯女士请周誉坤为自己的两个孩子制作牛骨微雕生肖画。“微雕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不仅有文化价值,也有收藏价值。”冯女士说,希望年幼的孩子能喜欢并珍藏这份独特的新年礼物。
从篆刻书法到陶泥乐器,从内画到皮影,从香袋到中国结……鸡年新春,还有很多民间手工艺者和刘刚、高山川、周誉坤一样,在上海老城隍庙“留守”,用自己的精湛手艺为人们的新年添上一份欣喜。
-
上海:不放烟花爆竹渐成习惯 绿色环保引领新年俗
环卫工人陈家云大年初一早上6点在宝山区河曲路的街上忙碌着,相比往年,没了鞭炮屑,陈家云可以安心吃完早饭,晚出门2个小时。2017-01-28 20:23:13
-
米老鼠在上海迪士尼迎来首个中国农历新年
”北京白领杨先生带着妻儿清早八点就来到上海迪士尼乐园主入口排队,期待成为农历鸡年的首批幸运游客。2017-01-28 17:38:43
-
上海108岁老人迎第九个本命年 心态好做事不急躁
在上海百岁老人中,有三位老人轻松地跨过了108岁,今年迎来本命年,1909年4月24日出生的上海本地人陈亚珍成为了“鸡一姐”。2017-01-28 12:14:13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2017年“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
2016-12-21 14:35:47
-
费孝通田野调查奖征文活动 我要参加
2016-12-21 14:35:47
-
2017年春晚,有哪些惊喜和“意外”?
2017-01-28 19:30:09
-
动年画|初一:不串门儿就不是过年
2017-01-28 19:27:04
-
从气球花篮到LED拼接屏:细数春晚舞台变迁
2017-01-28 19: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