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返回上海,结束了历时161天的科考旅程。从2016年11月2日出发到2017年4月11日返回,考察队先后在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进行了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
第33次南极考察队队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向科技日报记者记者介绍,“雪龙”号本航次安全航行3.1万海里,在罗斯海鲸湾水域雪龙船抵达最南纬度78°41′,刷新了全球科考船舶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端纪录,获取了大量航海数据和资料,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他表示,此次科考亮点多多,“雪鹰601”的业务化飞行,深冰芯总进度突破800米大关等成果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上天:“雪鹰601”创南极航空史第一
孙波提到的“雪鹰601”是我国首家极地固定翼飞机,固定翼飞机在南极考察,特别是内陆考察中发挥着快速运输、应急救援等重要保障作用。此前,全世界只有美国、德国、英国在南极拥有此种多功能固定翼飞机。
本次考察中,“雪鹰601”执行任务115天,累计飞行距离超过11.5万千米。更重要的是,它成功起降南极冰盖最高点——昆仑站,这是南极航空史上,该类机型首次在该区域起降。孙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考察期间,飞机实现了业务化飞行,利用7套全球最先进的机载遥感设备,在飞行沿线开展冰雷达、重力、航空摄影测量等多项航空遥感观测,共完成科研测线18条,总计航程31880千米,完成了东南极30万平方千米的地球物理调查,拓展了我国在南极大陆的数据获取范围,这标志着我国在南极航空遥感领域迈进世界先进行列。
入地:深冰芯钻探突破800米大关
孙波介绍,考察队采用高精度的调查方法,开展了海洋、大气、地质、环境、冰川等23项科学考察项目,共采集1198个数据及样本,新增加21个长期监测点。而最让他骄傲的是,深冰芯钻探突破800米,获取到了12万年前气候变化的数据。
有着白色沙漠之称的南极内陆,降水量低,冰雪累积速度非常慢,数千米厚的冰盖可能记录了几十万年、上百万年的地球气候变化。因此,南极内陆深冰芯被称为地球古气候的“年轮”,可以在最短的深度内,获得最多的年份信息。然而钻取冰芯从浅到深,600米到800米是最难攻坚的一段复杂冰层,我国科学家从2009年开始在昆仑站进行深冰芯钻探,一直在此领域不断努力。
此次考察中,内陆队配备了9辆雪地车和33部雪橇,于2016年12月15日从中山站内陆出发基地出发,行驶1300公里抵达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的昆仑站。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是公认的理想冰芯钻取地。队员们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野外作业,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最终实现深冰芯钻进深度146米,总进度突破800米大关。
孙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些冰芯成为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珍贵样本,对于认知当前地球所处的气候阶段、推演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增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纳新”:罗斯海新站选址完成
我国南极科考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1984年,我国在南极开建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开始,已经先后建成四个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这次雪龙号归来还带了一个好消息——我国的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准备工作做好了!
孙波介绍,考察队在罗斯海区域进行了第五次新建考察站选址调查,完成了恩克斯堡岛(难言岛)、伯德角、马布尔角、布朗半岛及新港角五个区域的调研。现场工作包括新建站区域地质调查、基础测绘、动物分布情况调查、植物分布情况调查、选址评估指标体系、海冰及气象情况分析及环境本底调查等7项工作,为进一步确定我国罗斯海区域新站站址提供了科学依据。
罗斯海是南大洋深入南极洲形成的一个边缘海,是人类通过船舶抵达南极大陆、前往南极点的优选路线,也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南极乃至全球影响的重要区域,被喻为“天然实验室”。在最近连续五次的南极科考任务中,罗斯海新建南极考察站选址考察工作一直是我国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而这一次,科学家们终于全面完成了这项工作。
-
衡水中学开“分号”,素质教育咋了?
2017-04-12 08:18:07
-
【活动报名】4月16日,北京西山森林公园春季人像外拍
2017-04-11 20:21:29
-
电视剧里检察官办案和现实差距有多远?
2017-04-11 09:45:18
-
[摄影有奖征集]影巢双周赛第二期:赏花人
2017-04-11 14:00:46
-
最美春色:"影巢双周赛"首期获奖结果公布
2017-04-11 13: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