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向阳红09”船6月6日电 题:雅浦海沟动物世界探秘:“蛟龙”号5000米深海大型动物见闻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海参、让研究人员吃惊的罕见海绵、各具特色的海星和海蛇尾、悠然游着的鱼和虾以及叫不出名字的神秘动物……
在雅浦海沟5000米左右的深海,有着超乎想象的动物世界。6月5日,“蛟龙”号在雅浦海沟进行了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第7次下潜,最大潜深5136米,从5100多米到4900多米的海沟山坡上爬行,近底观察和获取岩石、近底海水、沉积物、生物样品,进行环境参数测量等作业,用时3小时8分钟。记者采访下潜人员和观看“蛟龙”号拍摄的海底视频,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深海动物世界。
海参:种类齐全超乎想象
透过“蛟龙”号的镜头,仿佛进入了一个海参的王国:紫红色的、乳白色的,长着很多角的、光滑的,圆胖的、瘦长的……或趴在石头上、或卧在沉积物上。
“海参的适应能力很强,以前也经常在深海看到海参,但在这么深的海底一次看到这么多种海参,还是头一回,每隔几分钟就能遇上一只。”本潜次主驾驶傅文韬说。
记者从海底视频中,看到了15只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海参,比记者在深度只有4800米左右的马里亚纳海沟看到的要多得多。“蛟龙”号今年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进行的潜次中,海参是引人注目的主角,这在于海参对深海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
深海里的这些海参,都有一个透明的凝胶状身体。专家指出,在食物匮乏的深海世界,这样的身体无须为了长身体而消耗过多能量,这是适应深海生存的一种表现。
海绵:见所未见格外神奇
5日10时13分,一只大型生物出现在“蛟龙”号的镜头前。这个长相类似植物的动物,长着一根长长的“茎”,约30公分高,茎上的“枝”分两层,每层的枝上各有4个白色透明的圆球。
参加过多个大洋航次、研究底栖生物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鹿博说,这是海绵,以前见过很多种不同的海绵,但从未见过这种海绵。
“这是一种肉食海绵。”从事海绵分类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龚琳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从电脑里找到了其他学者著述中记载的这种海绵。
令人惋惜的是,下潜人员将此海绵取样以便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但带回海面时海绵已经化掉,不见原形。
11时40分,一只更加奇特的动物闯入“蛟龙”号视野,像极了百合花,长了一个长长的茎,上面是一朵盛开的“百合花”。龚琳和鹿博告诉记者,这是另一种肉食海绵,至于它的进一步细节则需具体研究才能知道。
海蛇尾与海星:长得挺像“美丑”不同
海星和海蛇尾种类很多,长得也千差万别,但此次“蛟龙”号看到的海星和海蛇尾则“美丑”分明。
在“蛟龙”号视频开始拍摄不久,海蛇尾便接二连三地出现:
10时3分,“蛟龙”号用机械手取岩石样时,一只海蛇尾出现在镜头前。
10时6分,一只海蛇尾出现,“蛟龙”号用机械手取样,放入生物筐。
10时10分,一只海蛇尾出现。
10时16分,一只海蛇尾出现。
这4只海蛇尾长得一样。此后,海蛇尾所见不多,只先后看到了2只出现在镜头前。
海星的出场则格外惊艳。12时42分,一只紫红色的海星极为舒展地长在岩石上,5只长长的“脚”向上弯着,组成了一个好看的形状,老远就能看到,甚是耀眼。
此次所见海星和海蛇尾,均为5个腕足,中间一个圆盘,长得比较像。对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东声说,一个简单的区别是,海星5只腕足的背面有一条步带沟,是可以张开的,而海蛇尾正面和背面都是由骨头连着,没有步带沟。
鱼和虾:深海世界顶层掠食者
10时10分,当“蛟龙”号在抓取海蛇尾作为科学研究的样品时,一只虾从旁边游过。20多分钟后,一只更加漂亮的红色大虾看了“蛟龙”号几眼,由上至下从镜头前游过。
红虾刚刚游过,一条大鱼出现了,黑色的鳍、灰白色的身体,悠然自得地游着。
11时7分,一条白色大鱼悠闲地游着。与刚才看到的圆胖身材的鱼不一样,这条头黑、身材白色的鱼比较瘦长,黑色的眼睛格外醒目。
这些鱼和虾,是真正的巨型底栖动物,是深海世界的顶层掠食者。
油桶与海螺:外来侵入者的存在
看着这些深海视频,见到一个个深海的“主人”,让记者惊讶不已。但更让记者惊诧的是,11时1分,一个CHEVRON牌子的32升油桶突然出现在镜头前,开始模糊,后来清晰。卡在石头中的油桶,显而易见是从水面的船上扔到海里的。
12时7分,看到另一个外来的侵入者:一只有所破损的海螺,一看就是浅海里的那种螺,不知怎么来到了深海世界。
独特生命体系:待解的深海动物之谜
在深海视频中,记者还看到了两个疑似海葵的白色动物,一只疑似珊瑚的树状动物以及一个无法比拟的白色球状动物……
“蛟龙”号一带而过的视频拍摄,能拍到的动物只是沧海一粟。深海有着人类难以想象的生物世界,这里是高压、低温、无光照、低营养和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生活在这里的生物也因此有着独特的生命体系。
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探索工具缺乏,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并不充分。专家介绍,深海尤其是6000米以上的深渊区生物研究,目前仍以物种发现为主,已经发现了一些深渊特有物种,但对深渊生物群落结构缺乏全面了解;发现了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差异情况,但对其具体机制还不清楚;深渊生物怎样适应极端环境、营养和能量来自何方,这些深渊生命过程的科学奥秘同样有待揭示。
“去年中国大洋37航次‘蛟龙’号已经在雅浦海沟两岸不同深度做了一个剖面的5次下潜,本航段继续在雅浦海沟两岸进行5次下潜。”本航段首席科学家陈新华说,利用“蛟龙”号的独特深潜优势和定点作业能力,查明雅浦海沟特定区段不同水深带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揭示深渊生物不同空间分布及其极端环境适应性的机制。
本航段“蛟龙”号已经在雅浦海沟下潜两次,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蛟龙”号将进行3次6000米以上的大深度下潜,搭载科学家前往深渊区探索,期待能有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
“蛟龙”号从5000米深海带回11只大型生物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日在雨中出海,完成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第7次下潜,从雅浦海沟5100多米至4900多米的深海,带回了11只大型生物样品。2017-06-05 21:04:36
-
“蛟龙”雨中深潜4187米 完成雅浦海沟第一潜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4日在雨中下潜,最大潜深4187米,海底作业2小时,完成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雅浦海沟第一潜。2017-06-04 21:06:24
-
“蛟龙”深潜日记:“蛟龙”号在“马沟”下潜的难忘记忆
新华社“向阳红09”船6月2日电题:“蛟龙”深潜日记:“蛟龙”号在“马沟”下潜的难忘记忆新华社记者刘诗平6月2日,离开“马沟”前往雅浦海沟途中,雨。2017-06-02 16:54:24
-
为何这么多人喜爱中国?答案让人心服口服
2017-06-06 10:54:59
-
多省份公务员省考笔试放榜,有作弊者被记诚信档案
2017-06-06 10:43:26
-
爱眼日 | “手机老花眼”来袭!快看看你中枪了没……
2017-06-06 10:18:18
-
恢复高考40年,来说说你的高考故事!
2017-06-06 08:49:47
-
影响1.3亿人的公积金,将有这个变化
2017-06-06 1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