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4月20日电(记者马剑、朱涵)慢性气道疾病全球发病率很高,疾病分子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浙江大学的一项慢性气道疾病分子机制研究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成功发现了调控哮喘气道重构的“开关”。在19日举行的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项目被评为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慢性气道疾病主要包括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这些疾病分子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也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项统计显示,全球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数量达十亿。”该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沈华浩说,项目在973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
生活中,不少哮喘病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花粉、冷空气等外界因素的刺激,喘息、气促、胸闷随之而来。“哮喘反复发作后就会引发气道的重构,这一重构很多都是不可逆的。”沈华浩说。
项目组在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分子机制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了哮喘气道上皮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表达增加,而SHP2这个“开关”通过调节气道上皮细胞损伤与转化生长因子-β的产生而有效调控哮喘气道重构。实验表明,上皮细胞SHP2特异性敲除能有效降低哮喘气道重构。
“结构变化后,气道就伸展不开,肺功能就下降。人活一口气,就是依靠这个气道,一口饭、一口痰堵牢就会没命。”沈华浩说,这一理论突破为下一步临床试验提供了基础。
此外,项目组还在哮喘靶向防治领域开展了系列基础研究并取得突出成果,证实生命早期多次小剂量接种卡介苗(BCG)能预防哮喘气道重构并从免疫学机制阐明了卡介苗诱导产生的Th1型细胞在抑制哮喘的作用与机制。
据悉,该项目10篇代表性论文被《柳叶刀》等国际核心期刊在内的SCI杂志总引用291次,其中他引224次。
-
研究显示寨卡病毒还会引起心脏疾病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寨卡病毒除了感染孕妇后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小头畸形外,还可能对心脏造成严重伤害,包括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和心衰竭等。2017-03-13 12:14:50
-
日本已培养出200多种难治疾病的iPS细胞
日本京都大学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日前在日本再生医疗学会年会上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培养出231种难治疾病的iPS细胞2017-03-10 19:40:26
-
美报告:未来基因编辑技术可有条件用于疾病防治
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14日发布报告称,基因编辑技术目前尚未成熟,但未来在有条件时,可根据相关原则应用于特定情况下疾病的治疗和预防。2017-02-15 22:05:36

-
【影巢双周赛有奖征集·第3期】劳动者
2017-04-20 09:52:06
-
国家公布六大减税措施!快看看你能得多少实惠?
2017-04-20 10:55:02
-
全部涨价吗?中国高铁明起首次跨省调价
2017-04-20 10:10:23
-
医改后,跨科室开药有了最新情况
2017-04-20 09:13:00
-
扶贫资金为何总丢在“最后一公里”
2017-04-20 0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