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联合国难民署叙利亚难民登记中心,一叙利亚难民儿童神情忧伤地在玩玩具。(新华社记者 刘顺 摄)
新华网贝鲁特5月28日电(记者 刘顺)“我长大后想当时装设计师”、“我长大后想当工程师”、“我长大后想当外科医生......”在黎巴嫩东部山区的贝苏尔公立学校,叙利亚难民学生向记者畅谈着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记者前往贝苏尔公立学校,探望正在该校读书的叙利亚难民学生。
目前,逃至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达100多万,超过黎巴嫩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儿童占一半,而学龄儿童高达40万人,超过黎巴嫩公立学校的30万学生。由于黎巴嫩国小力薄,目前只有不到25%的叙利亚儿童在黎巴嫩公立学校就读,大多数学龄儿童处于失学状态。这些孩子虽然已经逃离战争,但仍在遭受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在生存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上学对难民儿童来说更是一种奢望。
贝苏尔公立学校校长马赞介绍说,平时在校黎巴嫩学生有500多人。为了帮助解决叙利亚学龄失学儿童就读,学校在联合国难民署等国际机构的资助下,千方百计多接纳叙利亚学生,为此,学校决定分为两段时间教学,上午黎巴嫩学生上课,下午腾出教室供叙利亚难民学生上课。目前已接纳500多名叙利亚难民学生,与在校的黎巴嫩学生人数基本相等。
记者抵达学校时正好赶上叙利亚学生上课。进入学校大门,只见操场上黎巴嫩老师正在给低年级的叙利亚孩子们上舞蹈课,一群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翩翩起舞,从孩子们脸色看到了带有稚气的欢笑。舞蹈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叙利亚难民孩子来自战争地区,精神和心灵都不同程度受到创伤,学校希望通过举行一些娱乐活动,让他们在学校度过一段快乐时光。
走进一间教室,叙利亚学生正在上英语课,由于叙利亚学校到高年级才开设英语课程,因此不少孩子基本没有英语基础,经过几个月强化培训,现在能够用英语致欢迎词了。英语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叙利亚学生在学习上面临许多困难,不仅要学习阿拉伯语,还要学习英语等课程,学校给他们制订了专门教程,他们学习都很努力、刻苦。
虽然背井离乡沦为难民,但叙利亚学生同其他同龄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当问及长大后干什么时,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有的女生说长大后当时装设计师,给人们设计更美、更好的时装,有的说当老师,男生则希望长大后当工程师,为国家战后重建效力,还有的说当外科医生,为医治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做贡献,也有喜爱体育的男生希望长大后能成为足球明星。
叙利亚学生们课后活动也很丰富多彩,他们在老师带领下来到由当地政府兴建的游乐场做各种游戏,尽情地玩耍,似乎暂时忘却了他们所遭受的种种苦难。
学校校长马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黎巴嫩教育部规定的黎巴嫩学生教学任务很重,但学校仍为帮助叙利亚难民学生制订教学计划,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黎巴嫩在接纳叙利亚方面承受巨大压力。叙利亚难民儿童在学校上课要比流浪街头强,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学校能受到良好教育”。
对叙利亚难民学生的采访结束了,记者仍陷于沉思之中,也许这些学生是所有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学龄儿童中最为幸运,尽管历经磨难,但毕竟能坐到课桌前,而大多数他们的同龄叙利亚难民儿童仍不能接受正常教育。正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东和北非区域主任玛利亚.卡利维斯所指出,“对于生活在黎巴嫩的叙利亚儿童,毫无疑问,教育是最大的问题。”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古特雷斯最近也呼吁全世界迅速采取行动,挽救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叙利亚难民儿童,避免他们沦为“看不到未来”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