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新华网 > > 正文

特稿:尼泊尔大救援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5年05月08日 23:08:29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加德满都5月8日电 特稿:尼泊尔大救援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新华社记者

  随着一些国际救援队逐步撤离,目前尼泊尔抗震救灾工作已从拯救生命转向确保物资分发和疫情防治。从4月25日地震发生开始,国际社会对尼泊尔进行了两周的紧急驰援,一场生命大接力吸引了全球目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这场国际救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哭泣的山地之国

  截至5月8日,“4·25”地震已在这个只有2700多万人口的国家造成7900多人死亡,1.7万多人受伤。其中,首都加德满都和北部直通中国边境的辛杜帕尔乔克县死伤最为惨重。

  据尼泊尔驻华大使马斯基介绍,地震致使尼泊尔数以万计的房屋损毁,大批民众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目前尼泊尔国内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为受灾民众提供庇护所,筹集更多帐篷、防水布等物资安置灾民。

  在受灾最严重的辛杜帕尔乔克县,一些山区的民房几乎全部被毁。小汽车般大的落石从山体滑落,砸毁了路边的民房和车辆。成百上千的饥民无力开展自救,只能聚集在山路上等待救济和乞讨。

  在靠近中尼边境、紧邻中尼公路的因地村,200多名村民中有7人遇难,全村110多间房屋倒塌。25岁的村民普拉卡什说,由于帐篷紧缺,村民不敢睡在损毁严重的家里,只能睡在路边,每日的食物也只有一点点大米。

  作为一个旅游国家,让尼泊尔人和无数国际游客“很受伤”的是位于加德满都河谷的大片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驻尼泊尔代表曼哈特说,加德满都谷地世界文化遗产有7处历史遗址和建筑群,全面反映了当地闻名于世的历史和艺术成就。然而,这7处遗址中有5处遭到极其严重的损毁,1处中等程度受损。在著名的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约80%的建筑坍塌;巴德岗杜巴广场和帕坦杜巴广场各有50%的古建筑损毁。

  此外,位于高地的斯瓦扬布纳特寺情况也非常危急,周边大量寺庙和房屋倒塌。据一位日本地震学家现场调查,地震使斯瓦扬布纳特寺周边区域土壤产生大量裂痕,若尼泊尔进入雨季,雨水渗入土壤很可能会造成大规模山体滑坡。

  地震还使大量医疗设施受到严重损毁。记者看到,加德满都地区的医疗救助相对有保障,但周边山区仍有很多民众无法获得及时的医疗救助,有些伤者的伤口已开始化脓,伤势加重。

   中国救灾努力赢赞誉

  兄弟有难岂能坐视不理。中国政府和民间力量在尼泊尔地震灾后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在灾区情况未明、风险极大的状况下急速向灾区挺进。

  地震发生第二天,由60余名搜救队员、医护队员、地震专家等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即抵达加德满都,成为首支抵达灾区的联合国认可的重型国际救援队。

  中国救援队员未做停歇,便争分夺秒地直奔加德满都一处废墟。6小时后,他们成功营救出第一名幸存者。随后,他们在一栋已经坍塌的七层居民楼连续奋战34小时,又成功救出一名受困达62小时的男子。

  中国政府医疗队和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到达尼泊尔后,深入城市和乡村,搭建帐篷病房,设立临时手术室,开始高强度的工作。截至目前,两队已分别接诊受灾群众上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国家地震救援队和医疗队172名官兵分批抵达尼泊尔,携带包括95台发电机和300余顶帐篷在内的40吨救援物资设备,夜以继日挖掘废墟,寻找遇难者,救治伤员。

  此外,长期驻扎尼泊尔的中国援尼医疗队等单位也积极参与救援和救助工作。

  灾区天气越来越热,震区防疫压力开始增大,消杀工作成为救援重点。各支中国医疗队集中培训或现场培训数百名尼医务人员,由他们携带供分发的喷雾器等设备赴各地开展防疫和宣讲。

  道路是救援生命线。中尼公路樟木口岸至加德满都114公里路段在强震中损毁严重。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投入500名官兵、180台(套)工程机械,与尼方配合全力执行抢通任务,目前已成功抢通这条生命大动脉。

  在这次尼泊尔强震救援中,还活跃着10余支中国民间救援队,他们充分发挥“小、快、灵”的特点,与尼泊尔的华侨华人密切协作,成为中国救援力量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据蓝天救援队队长远山介绍,该队在震后迅速从全国3万名队员中挑选出七八十名精兵强将,携带装备和物资紧急赶往灾区。

  在尼华人也积极自发行动起来。记者认识的一位常驻博卡拉、网名“小烟儿”的滑翔伞飞行员,连日来与其他民间人士发起网络募捐并采购大批物资,运往震中廓尔喀。

  在加德满都泰米尔区,“嘉麟阁”等中餐馆自发为各支中国救援队、医疗队提供餐饮保障,甚至还有两名来自广州的青年志愿者想方设法为灾区送来132袋大米……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尼泊尔强烈地震发生后,商务部已牵头会同外交部、财政部、民航局、总参谋部、总后勤部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两轮对尼泊尔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提供了总价值6000万元人民币的546吨救灾物资。

  来自中国的全方位援助获得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尼泊尔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肯定。尼泊尔总统亚达夫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尼泊尔地震灾区的无私援助,中国救援队的工作是最棒的。”

  国际援助凸显全球“命运共同体”

  同样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还有其他国家的救援队伍。

  在加德满都马恰博卡里地区,波兰国家消防队1日在一处倾斜角度极大的楼内搜救。由于危险系数高,波方队员只能留一部分人在楼外观察楼体变化,一部分人在楼内展开搜救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楼体继续垮塌系数不断升高,救援队只能被迫向外圈撤离。

  波方副队长格布尔津斯基对记者说,各国救援队都在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开足马力救援,“这些兄弟都是好样的,为他们感到非常自豪”。

  在加德满都拉里特普尔区郊外,孟加拉国军队在当地一所学校设立了战地医院。军医们把临时诊所设在学校操场上,病房和手术室则在学校楼里。这所临时医院的十多名医生每天前往各个村落,挨家挨户敲门,上门问诊,排查疫情。他们还向村民传授防疫防病等卫生知识。

  在受灾十分严重的旅游景点巴克达普尔,巴基斯坦军队在当地设立了一个野战医院,用军用帐篷作为医院的诊室和手术室,过去几天已救治近400名伤者和病人。由9名医生和7名护士组成的野战医院是巴基斯坦军方优秀的战地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与国际救援力量这次展现了良好的配合,被各方传为佳话。记者在前往中国边境采访途中遇到一支加拿大红十字会医疗队,正指挥几十位尼泊尔村民艰难地挖掘和平整一块空地,希望在此建一座临时野战医院。

  由于工作量过大,加拿大医生通过记者向中国武警求助,几分钟内就得到了积极回复——武警官兵将很快调派距离最近的挖掘机前来帮忙。记者在4个多小时后返回时看到,两顶洁白的野战帐篷已在那里建立起来。

  在加德满都巴格瓦蒂大桥旁一栋倒塌的六层楼房,记者见到一支中国民间救援队与印度、丹麦等国和尼泊尔本国救援力量密切合作,共同进行挖掘作业。由于其他救援队缺乏精密探测设备,中方救援力量发挥了关键作用。

  尼泊尔政治分析人士阿迪卡里说,针对尼泊尔的国际大救援合作充分体现出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实践。尼泊尔人民一定不会忘记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所有友好国家提供的巨大援助。(参与记者:俱孟军、徐俨俨、文涛、周盛平、魏圣曜、侯丽军、白阳、张宁、许万虎、赵乙深、崔静)

[责任编辑: 张天宇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7780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