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新华网 > > 正文

新华国际时评:中拉合作新引擎 全球经济新动能

2015年05月27日 12:37:0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5月27日电(记者叶书宏)跨越重洋,风尘仆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四国的正式访问,在拉美掀起一股中国热。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拉美经济增速减缓,李克强总理上任后首次拉美之行深挖双方合作潜力,以中拉产能合作为突破口,推动中国的优质产能和装备走进拉美,为中拉合作全面提质升级安装新引擎,牵引中拉战略对接与协同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新动能。

    产能合作是中拉“同步转型”所趋。当前,中国和拉美同处转型期: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增速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增长方式开始从投资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拉美国家则希望依托近十年高速增长成果,通过经济转型和“再工业化”,摆脱资源出口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双方市场资源迎来优化组合的新机遇。中拉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产能合作作为支撑。

    产能合作为中拉“战略对接”所需。拉美地区工业化水平相对滞后,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劳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重偏低,家电、电子、日用消费品以及机电设备等制造能力严重不足。对此,拉美国家正试图通过“再工业化”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而中国的富余产能优势独特,设备先进实用,技术成熟可靠,性价比竞争性强,且不附加额外条件,受到拉美多国青睐和欢迎。这为双方“战略对接”打开机遇之窗。

    产能合作催生“协同效应”。中国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齐全的产业门类、社会适用性极强的工业制造技术,可以在拉美广泛参与多领域产业合作,进一步提升拉美国家的商品种类、数量和质量,大幅降低商品价格。例如,去年9月,中国从阿根廷采购9万个汽车变速箱,订单让此前因公司收缩产能而停工的750名工人重返岗位。这些都让当地民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双方产能合作的成果,这也是中拉产能合作的根本目的所在。

    产能合作触发“带入效应”。资源类产品出口比重较大、出口附加值低是拉美外贸的一项短板。中国市场、资金和技术的介入将推动全球价值链重组,有助拉美获得更多参与机会,改变长久以来作为初级产品提供者的“周边地位”,为拉美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带来的“带入效应”不容低估。

    中拉产能合作“对接”方兴未艾,合作项目遍地开花。三一重工在巴西圣保罗投资2亿美元建立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奇瑞、东风等车企在巴西建立加工制造厂,联想在巴西和墨西哥以并购和设厂方式建立生产基地,华为拟投资15亿美元在墨西哥建立4个电信服务中心,中兴筹备启动一项集通讯设备研发、生产、培训为一体的信息技术工业园计划……从资源对接到市场对接,从资本对接接到项目对接,中拉产能合作空间巨大,活力强劲。

    在巴西,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以产能合作为突破口,推动中拉合作转型升级,打造中拉合作升级版,并提出3×3合作模式,即共建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行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中国方案为中拉产能合作做出远景规划,未来合作前景更加可期。

    中国与拉美人口总数接近全球三分之一,在中拉产能合作新引擎的牵引下,一幅拉美经济转型发展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新华网评:中拉合作的世界眼光

新华国际时评:推动中拉合作提质升级的新旅程

中拉合作升级凸显世界意义

[责任编辑: 王萌萌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7271115424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