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上海五国”20年:化干戈为玉帛的创举

2016年04月12日 17:58:40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新华国际时评)“上海五国”20年:化干戈为玉帛的创举

  陈玉荣

  4月13至14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代表将齐聚北京,参加《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以下简称《信任协定》)签署20周年国际研讨会。

  20年前,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了“上海五国”机制首次会议。会议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五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信任协定》。协定的签署,对整个欧亚大陆和平、稳定与发展进程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对欧亚大陆乃至世界各国通过对话、合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以对话求和平、以合作促发展的新型国家关系与新型安全观具有里程碑意义。

  继《信任协定》后,1997年4月,五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以下简称《裁军协定》),规定五国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裁减到与睦邻友好相适应的最低水平,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强调双方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互不进攻,互不进行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并限制军事演习的规模、范围和次数,相互通报边境地区的重大军事活动,开展边防部队之间的友好交往等。

  《信任协定》和《裁军协定》为中国彻底解决同四国的边界问题、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石,使中国同四国间长达7000多公里的边界线从军事禁区转变为和平、友好、合作的纽带,从紧张对峙的区域转化为百姓友好往来、贸易和旅游迅速发展的开放口岸。冷战期间陈兵百万的边境地区,如今已是晨闻鸡舞,暮饮炊烟。

  得益于“上海五国”机制开创的基础,2001年6月,五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创立上海合作组织。20年来,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各国间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安全合作日益发展,贸易往来更加密切,成为国际舞台上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典范。各国摒弃了冷战思维,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不引入域外势力也不针对第三方,建立并发展了以“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为内涵的新型国家关系。这种关系模式确保了整个地区的和平,促进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欧亚大陆过半人口从中受益。

  中国同俄、哈、吉、塔四国通过双边对话和协商谈判解决边界纷争的模式,以及五国共同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彻底颠覆了西方的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理论,顺应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20年的历史发展,验证了这种模式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各种矛盾争议纷繁复杂,“上海五国”机制这一经过实践检验的合作模式与新安全观尤具特殊借鉴意义。无论对于边界领土争端还是海洋权益争议,有关当事方应充分认识到,由直接相关邻国通过对话与合作维护稳定、管控分歧、解决矛盾是有史可鉴、有例可循的,只有回到通过建设性对话、磋商与合作解决争议的正确轨道上来,才是对自身、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负责任的态度。(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所长)

【纠错】 [责任编辑: 丁峰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0811186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