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阿里巴巴公布打假数据 盘点各国打假招数
2017-03-01 17:23:51 来源: 央广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 最近,阿里巴巴发布数据,披露了2016年全年阿里巴巴认定和处理制假售假案件线索的情况。这一数据显示为4495条,案值均高于目前刑法所规定的5万元起刑标准。截至目前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制假售假案件受到刑事处罚的比例不足1%,制假售假线索进入司法程序十分艰难。

  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表示,线下假货源源不断从小作坊、黑工厂中产出,只能持续不断投入高昂的人力物力来打假。但企业没有执法权,他们筛查认定4495条线索,执法机关接收1184条;1184条线索中公安机关能够进行刑事打击的只有469例;截至目前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为33例。而在这33份制假售假案件的判决书中,发现已判决案例涉及47人,其中判缓期执行的有37人,比例高达79%。例如东部某省一个销售假冒品牌女性内衣案件,法院认定其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属情节特别严重,判决结果为判3缓4,“因为违法成本低,有一些人反复在这个链条中受益。我们在2015年9月跟公安合作打掉了LV的案例,现场抓捕了20多个人,最后提交诉讼是5个人。但是我们隔了一年之后,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个案子,原来在那个案子里被抓的人中的几个核心工人继续在做这个事情。”

  郑俊芳认为,不足1%的刑事处罚比例,是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难以从根本上遏制的关键原因。阿里巴巴集团发出公开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

  刑罚“筛子眼太粗”,假货势必猖獗。这不仅危害正常的市场秩序,更会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国外对制假售假者,如何严格执法,重罚惩戒,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先看德国,德国媒体人王凤波表示,德国打击产品侵权的法律很健全,法律上的追溯渠道比较畅通和容易。

  假冒产品每年为德国企业带来损失高达560亿欧元,因此在产品侵权与假货问题上,德国人首先把视自己为受害者,并且认为中国、东南亚和东欧是假冒产品的主要来源国和地区。德国是个成熟的法制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强,销售和购买假冒产品的现象并不普遍。德国网购平台对销售假冒产品控制比较严,很多能网上购买的假冒产品,其商家往往是在中国和东欧。德国境内假冒产品主要来源是旅行者从国外购买假冒名牌产品。购买和携带假冒产品入境本身还不是违法,只有达到一定数量并且出于商业目的时才构成犯罪。

  在法律上,德国对销售假冒产品的打击比较有效,惩罚手段有两种,即罚款或判刑监禁,监禁时间最短三个月,最长三年。对于情节和造成损失不严重的情况,通常是委托律师提出警告,能法庭外解决尽量在法庭外解决。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只是在情节严重时,这些企业才会在地方法院起诉,提出赔偿申请,可能同时还会向海关部门提出没收假货申请。海关部门是执行部门,他们在认为证据明显时,会派出执行官员进行搜查,对查获的假冒产品进行没收和销毁。网上购买假货虽然一般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一旦包裹被海关打开并认定是假冒产品,海关就会通知被侵权的公司,这些公司会委托自己的法律部门或者律师进行追究、索要赔偿,赔偿金额可能对于消费者个人而言是个不小的数目。

  再把视线转向俄罗斯。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俄罗斯曾经假货横行,为此,相关的法律不断得以完善,其中主要依照性质与后果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14年前俄罗斯媒体发表一则令人吃惊的消息: 俄罗斯内务部反经济犯罪总局副局长尼古拉·博布科夫宣称,在俄罗斯消费品市场销售的商品中,大约90%是假货。对此,俄罗斯政府颁布了消费者保护法,并在俄罗斯民法典及刑法典增加了相应条款。俄罗斯法律对待假货进行裁决时,一般按照性质和后果,这两方面进行区分。性质上可以分为食品类假货和非食品假货。在后果上其区分重点在于符不符合消费者生命和健康的安全,以及涉案规模和死亡人数。按照消费者保护法最轻的处罚只是退货退钱,按照民法典第475或第477条,无论合同金额多大,不仅作废,而且需要退货并追究赔偿。行政当局还会检查并销毁一切制假设备及假货,行政处罚最高达到一百万卢布,约合不到112万人民币。如果假货涉及安全性问题,依据刑法第283条,在生产、保管、运送或销售的各个环节,涉案人员一律处于30万卢布罚款或2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有预谋有组织的涉案团伙,或者涉及6岁以下儿童的商品,亦或造成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甚至死亡,则处罚10万至50万卢布的罚款,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达到6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交付50万卢布以下的罚款。如若案情的死亡人数超过2人,则直接处于4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过,俄罗斯政出多门,法律规定多如牛毛,但有时却显得苍白无力。虽然俄罗斯政出多门,法律规定多如牛毛,对造假、售假都有明文处罚规定,然而却落不到实处。另外,执法者队伍鱼龙混杂,其中不乏徇私舞弊者,常常为造假售假者提供方便,从中收取贿赂。面对形形色色的制假售假,法律显得苍白无力。在俄罗斯有种令人费解的现象,被侵权的企业大忍气吞声,不敢把造假售假者告上公堂,或是推到媒体上曝光,对其进行口诛笔伐。这一方面由于俄执法机关形象太差,受害者害怕警察借查案之机大肆勒索;另一方面怕冒牌货曝光后,会降低自己产品的威信,因为当消费者得知某种产品假货太多时往往会对其回避,以防买到假货。

  最后看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透露,相对而言,澳大利亚制造假货的比例并不高,由于严格的监管,实际上,很多假货是通过进口渠道获得的。而在销售假货方面,虽然比例较小,但在当地仍然存在。

  根据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对销售假冒商品的个人将会处以最高9900澳币,也就是近50万人民币的罚款,以及最高5年的监禁。而如果在销售过程当中存在欺诈,根据澳大利亚消费者法律,对从事欺诈性和误导性行为的个人将会处以高达22万澳币的罚款,而法人团体最高处罚甚至高达1100万澳币。通常人们在一些大城市中心是极少能够看到假货销售。但是到一些稍微偏远一些地区的小镇中心的小店当中,有时候或许就会发现几款包或者首饰的设计似曾相识,或者惊讶于这么大牌产品为什么会在这样的店铺当中出现?通常购买者自身也清楚这些产品来路不明,属于知假买假型,因为如果要买正品,当然可以去市中心品牌店当中购买,绝对不需要在这样的店里选择。此外目前澳大利亚为数极少的假货基本集中在一些服饰或者首饰仿冒大牌的范畴。对于电器、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假货,由于销售渠道的限制极少发生。

  胡方说,在澳大利亚,还有一个特别的存在,就是小额投诉法庭。对售假者而言,这就如同是噩梦一样的存在。

  澳大利亚有较为健全的产品商标法律体系,包括交易标准法、版权法、商标法、价格监督法等一系列法律保障着消费者的权益。而另一个特别的消费者维权优势在于,澳大利亚有专门的小额投诉法庭,这一类法庭专责处理10万澳币以下的赔偿和民事纠纷,消费者万一买到假货如果仅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去投诉,可能效果较慢而且不明显,但是如果正儿八经上庭打官司成本和精力又花不下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小额投诉法庭就起到独特的作用,这一类法庭能够帮助消费者迅速开始一桩民事诉讼,例如买到假货,而且可以比普通法庭更迅捷的进行案情审理,甚至被人誉为用吃早饭的工夫就可以伸张正义,因此这种小额仲裁法庭的投诉方式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成为售假者的噩梦。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新华
相关新闻
  • 阿里巴巴联合海内外企业成立大数据打假联盟
    记者17日从阿里巴巴集团获悉,在阿里巴巴的倡议下,首个“大数据打假联盟”在杭州成立。
    2017-01-17 15:32:13
  • 官方打假不努力 制假售假就泛滥
    一些地方部门的执法人员,深谙“放水养鱼”之道,很擅长培养“执法生态”,把“罚款经济”搞得风生水起,这已不是新闻。
    2017-01-18 08:15:06
  • 治理“假货之都”需要大数据打假
    大数据打假是基于数据的打假,是线上的打假,也是更高效的打假,大数据打假联盟因此非常值得期待。但是,“假鞋之都”这样的假货源头主要在线下,当务之急,必须让线下的打假行动,也借助大数据的威力,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惟其如此,大数据打假,才能真正让假货无处遁形,“假鞋之都”才不至于久治不愈。
    2017-01-17 08:28:48
新闻评论
    “海豚姑娘”的蓝色追梦之旅
    “海豚姑娘”的蓝色追梦之旅
    大熊猫“奇一”抱大腿成网红 萌翻众粉丝
    大熊猫“奇一”抱大腿成网红 萌翻众粉丝
    春鸟闹花枝
    春鸟闹花枝
    韩国特检组认定朴槿惠为涉腐嫌疑人
    韩国特检组认定朴槿惠为涉腐嫌疑人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88112055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