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塞尔维亚记者协会邀请,以中国妇女报社社长黄理彪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四人于2011年9月20日至27日对塞尔维亚进行了8天的友好访问。
一、访问概况
此次访问的主题是“塞尔维亚媒体的国际报道特色”。代表团访问了塞尔维亚外交部、塞记者协会,走访了塞国家广播电视台、塞第一大报《政治报》、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广播电视台、《伏伊伏丁那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并与塞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媒体机构领导、新闻从业人员等进行了多场座谈,就塞尔维亚新闻业的发展现状、塞媒体的国际报道情况、中塞两国关系、两国新闻领域的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9月27日,代表团凭吊了我驻前南联盟大使馆遗址,深切哀悼了在北约空袭中牺牲的三位中国记者,并向罹难烈士纪念牌敬献了花圈。
中国新闻代表团在塞尔维亚访问期间,受到塞尔维亚政府和新闻界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塞外交部部长助理兹德拉夫科波诺什会见代表团。塞方表示,中塞两国记协之间的互访与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传统友谊,塞外交部愿为此提供必要支持。波诺什强调,塞尔维亚坚持一个中国立场,认为别国不应该干涉台湾、新疆、西藏等中国内政。在谈到塞尔维亚政府及人民普遍关心的科索沃问题时,我会代表团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新闻界支持中国政府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立场,即中方尊重塞尔维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主张在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框架内,通过对话寻求科索沃问题的妥善解决。
代表团重视外宣工作,在交流过程中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及中国新闻界的情况。代表团成员还分别接受了塞尔维亚媒体的采访。
通过8天的参观访问,代表团成员认识到,中塞传统友谊是两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两国新闻界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坚实基础,也必将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塞尔维亚媒体的国际报道特色
据塞官方统计,塞尔维亚有一家官方通讯社,即塔纽格通讯社(原南通社),6家全国性电视台,471种报纸,1107种期刊杂志。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是国内最大的电视台,《政治报》是国内第一大报。从了解的情况看,塞尔维亚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色:
1、从报道内容看,塞尔维亚媒体的国际报道大多聚焦美国、欧盟、巴尔干半岛各国的新闻,涉华新闻报道量偏少。
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有着53年历史,是欧广联的成员。该台曾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派出30多人团队全程转播奥运会,并重点关注塞尔维亚运动员的表现及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该台转播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盛况在塞国内收视率良好,引起较大反响。
《政治报》创刊于1904年,是巴尔干半岛历史最悠久的报纸。该报十分重视国际新闻报道。目前,该报每期发行量约6.5万份,共28版,国际新闻报道占4版。在《政治报》的国际新闻版面上,有关中国的新闻不多,对于中国的一般性新闻,该报转载西方通讯社报道;对于中国举办的重大活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会派记者来华现场报道。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广播电视台是隶属于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政府的国有电视台,在塞尔维亚观众中有较大影响。国际新闻约占该台每日播出新闻的5%-7%。该台正着力提高国际新闻报道比重,由于该台在国外无驻点记者,其主要新闻画面还是来自路透社等西方媒体。该台在今年9月20日播出了一个主题为“中国百姓眼中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电视新闻片,是由该台记者跟随来华进行友好访问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代表团拍摄的,时长约3分多钟。
2、尽管涉华报道总体数量不多,但塞尔维亚媒体在涉华报道上基调友善,不炒作我敏感问题,报道重点集中在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中国政府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立场、中国科技发展情况、中国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上的立场、中美等大国间的关系等。
塞尔维亚媒体对华态度良好,对西方通讯社报道的涉华负面新闻,会弱化处理。塞尔维亚的主流媒体在处理涉华新闻时,一般会比较几家国际性通讯社的涉华报道,并只编译转载或播出画面,不妄加评论。
整体而言,塞尔维亚电视媒体对华报道的兴趣更为浓厚,态度积极,并明确表示可以与中方进行节目置换,在塞尔维亚电视媒体播出中国的节目。塞尔维亚的国家电视台比较关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英语频道,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中国民生、社会和文化的深度报道。塞尔维亚苏博蒂察市的尤艾科电视台总经理提出,可以免费播出中国节目,如中国风光片、文化片等。新帕扎尔、尼什的地方电视台负责人也提出了相同的合作诉求。
3、从报道的新闻来源看,塞尔维亚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大多来自西方通讯社,本国驻外记者自采新闻很少。在涉华报道上,部分采用我国媒体制播的新闻。
由于塞尔维亚媒体普遍经费筹集困难,塞尔维亚的官方通讯社、国家电视台、《政治报》在国外的驻点记者数量也极少,且目前没有一家在华派驻记者,涉华报道多数采用西方几大通讯社的报道。但是,在南斯拉夫解体之前,原南通社、《政治报》都有常驻北京的记者。《政治报》于上世纪70、80年代,在北京设立了常驻记者站,并派驻了2名记者。目前,该报社只在美国华盛顿派驻了一个常驻记者,在莫斯科、布鲁塞尔有特约记者。
塞尔维亚外交部部长助理波诺什在谈到这一点时表示,塞尔维亚没有驻华记者,并非是因为塞对华新闻报道不感兴趣,而是因为塞尔维亚媒体普遍经费困难,缺少在华设立常驻记者站的资金。在会谈时,波诺什表示,无论塞尔维亚国内如何变化,塞人民对中国始终抱有特殊感情。
在访问中,代表团了解到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会通过央视的长城欧洲平台,剪辑使用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的新闻,制播有关中国的国际新闻。谈到这一点时,塞国家广播电视台主编巴尔布罗维奇,还打开电视机展示该台接受央视电视节目的情况。
4、塞尔维亚的国际新闻采编队伍受到了BBC等西方新闻机构的培训,在国际新闻报道上容易采用西方通讯社的报道。
塞尔维亚国内很多媒体机构与美国之音、德国之声、BBC签署了人员培训及节目置换协议,由他们免费提供节目在塞尔维亚电视台落地播出。例如,塞尔维亚收听率最高的B92广播现在也与美国之音、BBC开展节目置换的合作。BBC采用“本土化”模式与B92广播合作,聘用当地人员制作并播出节目。在BBC的75周年特别节目中,BBC还播出时长6分钟的“BBC在帮助塞尔维亚培训记者方面的作用”专题新闻。
5、西方资本对塞尔维亚媒体的渗透十分严重,塞媒体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媒体的上述四个特点。
据塞尔维亚记协有关负责人和我国驻贝尔格莱德记者介绍,在社会主义时期,塞尔维亚的新闻媒体均属国有,党政部门设置有专门管理机构。近年来,塞放开了对媒体的限制,除保留塞尔维亚塔纽格通讯社、国家广播电视台等喉舌媒体为国家所有外,其余的媒体都实行私有化改革,并允许外资进入本国的媒体市场,控股本国媒体。
《政治报》目前是一家股份制的报社, 50%的股份由德国《西德意志汇报》控制,剩下的50%是塞尔维亚国有资本。据社长布约舍维奇透露,塞政府计划卖掉《政治报》的国有股份,以实现该报的完全私有化,并且德国投资方也有意出售所持股份。布约舍维奇对该报将来完全私有化后在新闻报道上的客观、自由、公正及严肃性表示了深切担忧。向塞尔维亚扩张最积极的德国《西德意志汇报》集团也并购了《伏伊伏丁那日报》的印刷厂。
目前,塞尔维亚的地方媒体基本都是私有制的,且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以乌日采市的《威斯蒂》周刊为例,该刊在私有化之前,记者月收入曾达到2000欧元;私有化后,因为经营困难,该杂志裁员到只有15名员工,发行量不足2000份,记者收入也大为减少。
三、关于加强我对塞尔维亚外宣的建议
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塞两国记协之间的互访交流关系。新闻交流是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加强我国外宣工作的重要桥梁。在这方面,中国记协可以发挥民间对外新闻交流的独特作用。
塞尔维亚记协创立于1881年,在服务新闻界方面有丰富经验,也是前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记者组织。他们有3个特点值得借鉴:一是为会员提供职业培训、经济资助等多方面帮助。开办记者培训学校,为有需要的记者、自由撰稿人和想进入媒体工作的人员提供新闻采编培训;设立帮扶基金,每年拿出15万—17万欧元在全国范围内资助有困难的记者。二是为记者提供无偿法律帮助,参与政府的新闻立法。塞记协对提出维权要求的会员进行无偿援助,帮助他们打官司,维护记者合法权益。三是设立记者道德行为规范委员会,规范记者的采编行为,提升记者的道德修养。该委员会由8个委员组成,分别代表媒体老板、记者和读者三方。
塞记协是国际记联会员,重视发展同中国记协的交流互访关系,也为常驻贝尔格莱德的中国记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访问期间,代表团深刻感受到塞尔维亚新闻界期待加强与中国新闻界交流和沟通的愿望,塞尔维亚记协主席表达了与中国记协加强合作的希望。
中国记协在保持与塞记协的交流互访关系的同时,可通过参加重大活动新闻中心的新闻服务,为来华采访的塞尔维亚记者提供服务,以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塞媒体对华新闻报道的需求,以期在塞尔维亚传播中国的声音,增进中塞人民间的友谊。(张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