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台记者报道G20 拼了洪荒之力仍意犹未尽
2016年09月12日 09:16:00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编者按:“意犹未尽!”在回京的高铁上,国际台参与 G20杭州峰会报道的40多名记者,用这四个字回答了出发时“这么多任务能完成吗”的问题。几天来在萧山满负荷的工作,让不少记者惊喜地发现了自己巨大的潜力。短暂的休整之后,国际台记者程昱应约撰文,分享了报道团队小伙伴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状态。

    胡邦胜副台长、任谦副总编与前方报道团队

    直播 随时发生“意外” 时刻准备“救场”

    胡邦胜副台长与英语团队讨论直播细节

    “好,有采访、有评论、有现场,一定要好听!”凌晨2点,英语中心主持人刘坤和黄珊还在为第二天的开幕式直播做准备,很多内容准备好了,还是不能完全放心。刘坤和黄珊说,她们的杭州之行只有两点一线:酒店——新闻中心。直播后,她们还要剪辑音响发回报道。“不去西湖看看?”黄珊说“没时间,我还要准备下一场直播的串词,就来碗食堂的西湖莼菜汤吧。”

    “每一场直播都像一场战役,总是有意外情况发生,我们准备的直播方案一定要充分。”“@qinduo,新闻发布会延时,请速来直播间救场!”协调员微信发出不到两分钟,国际时事评论员许钦铎就闪进直播间,进入评论访谈状态。新闻发布会延迟对于记者来说是焦急地等待,对于直播团队而言考验的就是随机应变的功力了。主播迅速在纸上列出5个问题,许钦铎扫了一眼,“好!We are live!”发布会延时近一小时,直播团队照样向海内外听众奉上了内容扎实的直播节目!

    闵锐是记者会直播的导播,还负责专家访谈和新媒体发稿。她身上两个字很突出,“快”和“呆”。习主席讲话直播结束后她夺门而去,很快请进门一位重量级嘉宾——G20研究中心主任约翰•克顿,并淡定坐下开始访谈。她还经常拿着手机“发呆”,那是她发脸书或者推特时标准的“构思呆”。

    除了英语直播外,国际台充分利用G20成员涉及的重点语言与海外媒体开展合作,预先设置话题,把握舆论主导权。直播形式也从单一的广播直播扩展到网络直播和境外社交媒体微直播,全方位让境外受众接收到此次G20杭州峰会的中国声音。

    访谈 让“难开”金口的“大咖”打开话匣子

    葡萄牙语记者曾韵采访巴西总统特梅尔

    记者们都在争先恐后约嘉宾采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记者的看家本事。葡萄牙语记者曾韵混在巴西媒体圈中,往返杭州和上海之间,搜罗巴西政界大咖的观点。巴西新任总统特梅尔率领的代表团对中国记者十分友好,巴西新政府高度重视对华关系,了解到特梅尔总统要组织一场对中方媒体的联合采访这个重要信息后,曾韵适时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然后,她赶赴上海,专访了巴西农业部长,对他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这位高官说,对华农业合作具有战略意义,而国际台会在其中扮演传播和推进的角色。

    西班牙语记者李漪采访OECD秘书长安赫尔·古利亚

    “软磨硬泡”是记者的必备素质。到达新闻中心的第一天,西班牙语记者李漪偶然看到了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利亚正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于是和他的随行人员积极沟通,争取采访。随行人员给她看了秘书长的日程安排,没有一点空档,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李漪使出“尾随”的策略寻找战机,跟着OECD代表团走了几场活动后,秘书长注意到了她,西班牙语寒暄打动了这位秘书长,友好地接受了她的夹塞专访。

    德国2017年B20峰会总协调人、老挝财政部副部长、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主席,以及多国专家学者,各语言记者们在场内外翻飞,充分发挥了多语种优势,共同打造了扎实丰富的“G20高端访谈”。多语种记者团队每每让参会嘉宾倍感惊喜,于是打开话匣子,对着记者滔滔不绝起来。

    评论 “尖刀班”的“灵感”体现核心竞争力

国际台评论员洪琳接受湖北卫视采访

    评论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这次前方报道团队中有一支“尖刀班”——评论员队伍。以往重大报道活动中,评论员多半留守后方完成评论,这一次,几名评论员全部前置,在所见所闻中记录所感所思,短短会期出产了十多篇中英文评论。评论员洪琳与记者们交流中得到灵感,打磨出《G20峰会,一场分享中国经验的公开课》,别具一格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评论员王姗姗在环球资讯广播官方微博平台细心地发现,虽然网友们对于G20峰会耳熟能详,但对细节问题不甚了了,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网友留言,王姗姗进行了总结归纳,发表文章《G20峰会:“大方向”和“小目标”一个都不能少》为受众答疑解惑,获得众多网友点赞留言以及转发。

    国际台评论员王姗姗受邀参加央视英语频道访谈节目

    国际台评论员不仅是会议的观察者、报道者,也成为了同行们邀请的对象,成为同行媒体的报道对象。评论员们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在多档节目中用中英文侃侃而谈,把观点在更广的平台中分享。

    新媒体 抢时效玩创意 上演“速度”与“激情”

    怎么才能做出新颖的媒体报道产品呢?这个问题让记者编辑们绞尽脑汁。中美元首会见,怎样写才能接地气儿,有亲和力,时政记者丁宁又陷入构思的“深渊”。最终,她的作品《不一样的习奥杭州会晤地:曾见证中美关系破冰》成功在朋友圈刷屏,用会晤地点的特殊性点出了杭州在中美关系史上的特殊而意义深远的角色。峰会结束,丁宁又和同事就《G20西湖之约:面孔·声音·记忆》这个H5页面产品“切磋”到半夜,第二天发布产品之后又实现刷屏。两次刷屏,丁宁觉得给自己算有个交代了。

    “哇,相机,闪光灯,充电宝,广角和长焦镜头,独脚架,iphone,ipad,macbook air,采访机,话筒,你的装备可真是齐全,你是一位超人记者!”一位外国记者一边数着国际台记者李晋的装备一边连连赞叹。这位外国人口中的“超人记者”的特点是能负重、眼神儿好、爱技术、手脚快。他拍摄的西湖文艺表演的图片美轮美奂,并且很快出产一篇录音报道、一次直播连线、6条微博配9图和一条微信H5页面稿件。

    新媒体直播团队

    让“高大上”也“接地气儿”,让大型会议好看、好读、好玩儿,是新媒体团队的追求。每一次重大报道,宣传片、访谈短片、微博九宫格、长图稿件、H5页面等已成为标配。峰会期间,环球资讯广播官方微博与环球锐评全天滚动报道峰会消息,环球资讯+客户端进行多场直播,多线任务齐头并进。在负责新媒体报道的龚万鹏看来,新媒体抢的是时效,玩的是新意,速度与激情时时上演,“我们新媒体团队的同事经常左手拍照、右手写稿,甚至人手两部手机同时开工。”

    新媒体团队还肩负着全台新媒体报道“中央厨房”的重任,把每天发布的稿件精编选择,给语言部“上菜”,多种语言“顾客”根据对象国传播需求进行消化吸收再发布。“中央厨房”借助多语种国内外社交媒体账号、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发布了大量音视图文报道,用直观的方式展现了峰会、杭州和中国的点滴,引发各国网友们的积极互动。

 

    本文内容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巴独立新闻社签署新闻互换协议
· 国内主流媒体G20杭州峰会大比拼
· G20主题出版借“韵味杭州”等4条主线讲述中国故事
· 近5000名中外记者云集杭州 世界的G20中国的G20
 
(责任编辑: 钟云松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680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