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印象 | 乍得新闻同行的绿色中国行有哪些收获
2016年09月13日 09:25:04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编者按:以乍得新闻部巡视员艾哈迈德·乌马尔·艾哈迈德为团长的乍得新闻代表团近日来华访问。这是中国记协首次接待乍得新闻界组团来访。乍得近一半国土被撒哈拉沙漠覆盖,受荒漠化威胁较为严重,代表团此行最关注的是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水污染治理、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那么,这次“绿色中国行”他们有哪些收获呢?

    中非合作:不以牺牲当地生态环境为代价

    在访问外交部非洲司时,乍得新闻代表团了解到,中国开展对非务实合作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以牺牲非洲的生态环境和长远生态利益为代价。乍得媒体之家主席苏莱曼表示,中方在肯尼亚修建的蒙内铁路为野生动物预留迁徙通道,受到了非洲很多媒体的称赞。

    乍得新闻代表团访问中石油总部

    在访问中石油总部时,中石油乍得项目有关人士介绍了他们在当地采取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表示企业在乍得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不会以污染环境来换取经济效益。

    乍得新闻部巡视员艾哈迈德认为,中方在对乍得合作中以民生为重,能源合作项目为乍得人民带来利益。乍得希望与中国在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开展合作。

    防治荒漠化:滇池治理经验可用于乍得湖

    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淡水湖,作为乍得人民的生命之源面临生态危机。据代表团介绍,目前,乍得湖湖水面积只有原来的10%,而且湖面还在不断缩小。同时,农业收成和渔业产出持续减少,湖区部分人口面临饥荒威胁。《进步报》新闻报道部主任阿杜姆表示,乍得近一半国土被撒哈拉沙漠覆盖,受荒漠化威胁较为严重。荒漠化导致乍得湖湖水面积伸缩性很大,湖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乍得新闻代表团在昆明滇池采访水污染治理情况

    代表团在云南昆明访问了滇池管理局和海东湿地,实地了解滇池治理的六大工程措施和成效。滇池曾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出现水体富营养化;通过有效治理,滇池水质和周边环境明显改善。代表团表示,乍得湖养育近3千万非洲人民,要把滇池流域生态修复经验介绍到乍得,为乍得湖的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借鉴。

    乍得新闻部人力资源司司长阿杜姆认为,中国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关系上的做法值得乍得学习借鉴,通过绿色发展来拯救乍得湖已经是乍得人民的当务之急。

    中国治沙经验:这对乍得人民来说是很好的礼物

    代表团在京期间访问了亿利资源集团,了解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方面的举措与经验。亿利资源集团通过发展沙漠生态循环经济,既带动了荒漠化治理,又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代表团团长艾哈迈德说:“乍得缺少集中、有力的治沙模式,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绿色发展的具体举措。回国后,我们将向乍得环保部门介绍中国的治沙经验,尽力促成乍得引入中国的治沙和生态修复技术。这对于乍得人民来说,是很好的礼物。”

    乍得新闻代表团了解广州中新知识城建设情况

    乍得广播电视台业务管理处处长卜拉希米在访问了广州中新知识城后表示,绿色发展除了要治理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外,还要在发展中坚持环境规划优先,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中国的城市新区坚持打造生态城市,发展绿色公共交通系统的举措同样值得乍得学习借鉴。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 澳大利亚前外长率新闻代表团探寻深圳创新密码
· 阿曼新闻代表团:亲眼所见的事实让中国故事更动人
· 刚果(布)新闻代表团结束访华回国
 
(责任编辑: 钟云松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683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