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阅读

帖文推荐

网搜聚合

更多关于的相关阅读

服务聚合

登录入口:
新华网首页
 
  ·城镇化浪潮下“谁来养活中国”? ·政协委员建言"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好规划才能不走"弯路" ·特写:姚明听会 ·3日最受网友关注人大代表TOP5:李小鹏、朱列玉、申纪兰等 ·中国民众期待两会推动落实“美丽中国”愿景 ·懒政还是妙方?——代表委员抨击“公共管理靠收费”现象 ·政协委员:“美丽中国梦”从衣食住行点滴开始 ·中国驻日大使:中日应避免“擦枪走火”和平解决问题 ·钱利华委员: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高度透明 ·袁隆平侧记: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
城镇化浪潮下“谁来养活中国”?
2013年03月03日 18:11:57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打印
【纠错】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马扬 张舵 左为)家住吉林省农安县龙王乡的62岁农民梁淑华最近有点烦,农历正月过后,自己的两个儿子又要外出打工了,眼看春耕就快开始,家里的十几亩地找谁帮忙,到现在还没着落。

    尽管如今种粮收入并不算少,但显然,城市更吸引年轻人,“俩孩子都想以后搬城里住,享受城市人的生活。”梁淑华无奈地说。

    梁淑华的烦恼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11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3%,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亿多人。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使中国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快速的城镇化在消耗大量优质耕地的同时,也使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流,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粮食生产后继乏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收入增加,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快速改变,许多家庭肉类支出的比例已超过了主粮的支出,使饲料粮需求猛增。

    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2012年《城乡一体化蓝皮书》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工业部门转移,劳动力已逐步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解决明天“谁来种粮”已是当务之急。

    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在今年两会上,这一话题将继续成为热点。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继续确保三农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比如,新增补贴将向粮食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

    该文件同时要求,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表示,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平衡农民工收入和留住农业经营者的重要手段,同时,新型农民应是未来种田主体。

    “要增强种粮的吸引力,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让种田农民‘现代化’,”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成贵说,一方面,政府应引导大中专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培养农村新知阶层,打造规模种地新军,另一方面,还应鼓励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当职业农民,着力培养现代农业从业者,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职业农民素质。

    “在鼓励农民种粮同时,还需要推动农业的高效化、集约化发展。”研究“三农”问题的民间机构中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院院长李昌平表示,如今农民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化肥、农药使用量偏高,影响了粮食和土壤的质量,长期看来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

    “粮食安全的内涵不仅仅是产量的安全,还包括粮食的质量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李昌平说。

( 编辑: 刘琼 陶婷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4869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