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视学生为家仆,究其实质,也是利用师生不平等权利关系进行无理索取与强制交易。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一位博士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这位叫杨宝德的博士生去年12月底在西安冰冷的灞河水中溺亡,警方已经排除他杀,而从杨宝德家人及女友从他生前许多迹象判断,杨宝德应该是因压力过大选择了轻生之路。
杨宝德出生于湖北农村,父母在外地打杂工,家中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这样一位“寒门子弟”凭自身努力,考上名校博士生,殊为不易,他选择轻生,不幸且悲,令人唏嘘。
一个人选择轻生,往往有十分复杂的原因,从现在媒体披露的事实看,把杨宝德之死与其导师行为建立直接因果关系,证据并不充分,也不够严肃。
不过从媒体报道看,杨宝德读博士后,确实经常应导师要求参加应酬,并要在饭局上替导师“挡酒”,杨宝德手机上的一些短信还显示,博士生导师周教授“对杨宝德明确提及或暗示的要求还包括:浇花、打扫办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车场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装窗帘等。”杨宝德家人还反映说,杨宝德有次给家里打电话时说,正在导师家里打扫卫生,还要给导师擦车……
这些杂事,显然不是一个博士生分内职责,对一个学业繁忙的博士研究生来说,无疑是繁重的负担。杨宝德读博后,曾因“科研抓不住重点”而苦恼,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导师安排的杂务,确有可能导致心理焦虑。
导师要求学生陪自己逛超市、打扫家庭卫生,这等于把学生当旧时“家仆”,有违教师基本职业道德。
但毋庸讳言,在眼下的中国高校,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让学生替自己做家务活,这只是形式之一,一些导师甚至享受研究生称自己为“老板”,入学伊始就陷入导师所谓的“课题”之中。而这些所谓的“课题”,许多是凭各种关系运作而来,并没有多少学术价值。课题结项,导师可支配大量经费,学生却身陷其中,耗费大量时间不说,还得不到系统的学术训练。
而另有一些导师,则把学生视为自己的“私有之物”,要把学生一切控制在自己的股掌之间,甚至干预学生私事和人生决定。而有些导师在与同事发生私人恩怨纠葛时,要求名下研究生选边站队,甚至支使学生参与攻讦与自己有矛盾的老师……还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一些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或辅导员,也常常把大量私人事务或本应自己处理的工作强加给学生。
导师视学生为“家仆”,究其实质,也是利用师生不平等权利关系进行无理索取与强制交易。而这种变异的师生关系的背后,暴露的是当下部分高校教师师德的匮乏,以及学校监管机制乏力的无奈现实。
一些学校看重的,是一个老师名下有多少课题经费、是一个老师发了多少篇所谓权威期刊论文。在一些师德丑闻曝光之后,一些高校主事者还打着维护稳定或维护学校声誉的幌子,避重就轻,多方遮掩。这种态度,客观上怂恿了一些人违背师德。
我们期待更多的高校,能够高度重视师德建设,还校园中风清气正的师生关系,维护学生基本权益。这也应成为我国当下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应有之义。(王天定)
-
女博士被骗85万,社会阅历少就该被取笑?
舆论失焦,对犯罪嫌疑人而言是变相的舆情松绑,对受害人则是隐蔽但刻薄的二次伤害。2018-01-16 09:17:42
-
女博士走了留下的是感动呼唤的是行动
女博士走了,留下的是感动,呼唤的是行动。最暖不过暖人心,救助与关爱渐冻症病人,需要全社会的爱心。2018-01-07 09:01:04
-
博士帮父母扫马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小田明白,虽然他们家如今缺钱,但是无论哪个家庭,无论贫富与否,亲情永远比钱更重要!2017-08-25 10:19:02

-
征集丨2018“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
2018-01-14 10:53:24
-
经济统计数据造假可能导致环保形势被误判
2018-01-17 09:05:18
-
女博士被骗85万,这样的骗局你也要小心
2018-01-17 11:01:52
-
事关你的票子、房子、车子!2018年将发生这些变化
2018-01-17 11:04:06
-
灵獒贺岁:历年“狗票”盘点
2018-01-17 1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