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重庆3月3日电(记者李松)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专家提示,要有效诊断听力障碍,就应“早发现、早干预”,刚出生的婴儿应做听力筛查。
听力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和言语声。数据显示,正常新生儿发生听力障碍的几率为1‰—2‰,高危新生儿则达到2—4%。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患听力障碍的儿童言语发育与正常儿童差别越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姚红兵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异常的重要手段。“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至3天时应接受专业人员听力初筛;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应在出院前进行听力筛查。”
专家提示,如果新生儿在听力初筛时未通过,家长应充分重视,需要在42天左右进行复筛。若复筛仍未通过,家长应在3个月内携带初筛和复筛报告单,到指定听力诊断中心对孩子进行系统听力学检查,以确定听力状况或听力损失程度。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