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罗沙)记者7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法近日公布《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协调运行的意见》,就立案、审判、执行、保全程序中的机制衔接等问题作出规定,进一步明确人民法院内部分工协作的工作职责,促进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的顺利衔接和高效运行。
意见明确,人民法院在诉讼、执行的立案环节,应发放风险提示书,告知当事人诉讼、执行风险,引导当事人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提供财产线索,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工作,实现信息共享。
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确权诉讼等案件时应当注意审查标的物状态。在作出裁判时,应当保证法律文书主文具体明确。在调解时应当审查双方意思的真实性、合法性,注重调解书的可执行性,能即时履行的,应要求当事人即时履行完毕。
意见规定,特定物执行时原物已经毁损或者灭失的,当事人可对折价赔偿数额进行协商,协商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可告知当事人通过相应程序解决。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发现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法律文书执行内容不明确的,应书面征询意见。
意见明确了诉讼前、诉讼中、上诉后二审法院立案受理前、法律文书生效后申请执行前等不同阶段财产保全案件的部门分工、职责范围,规范了保全案件的流转程序。
意见规定,各级法院可以根据本院机构设置,明确负责立案、审判、执行衔接工作的部门,制定和细化立案、审判、执行工作衔接的有关制度,并结合本院机构设置的特点,建立和完善本院立案、审判、执行工作衔接的长效机制。审判人员、审判辅助人员在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中,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立案、审判、执行工作脱节,导致生效裁判难以执行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相关新闻
-
最高法第三巡回法庭再审改判一起上世纪80年代诈骗案
耿万喜仍不服,又向最高法提出申诉。2018-06-06 00:19:08
-
最高法公布10起打击拒执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5日上午举行依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发布10起打击拒执罪典型案例,督促每一位被执行人都要敬畏法律,切莫以身试法。2018-06-05 17:03:12
-
最高法: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今天(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大气、水、土壤、矿产、林业……这些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生态环境问题也越发受到重视。2018-06-05 10:59:44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