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公布多起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件,记者追踪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的小作坊、废品站等竟成污染源,不时排出重金属浓度严重超标的污水。(6月25日新华网)
治理污染企业,我们经常关注大企业,一些小作坊常常成为被忽视的角落,但是,这些小作坊排污,日积月累,也会成为大污染,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治理小作坊排污要用“大功夫”。
要在时间上下大功夫。对于小作坊的监管不能搞一阵风,必须形成常态风。就是要对其监管坚持经常,时刻进行监管,不让其排污找到任何时间空隙。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小作坊,对其经营情况了如指掌,知彼知己,开展常规监管,百战不殆。只有在时间上下大功夫,小作坊的排污才难以得逞。
要在人力上下大功夫。一是要提高小作坊工作人员的素质,被告人刘某某说:“干了10个月的玛瑙加工,产生污水10多吨,不知道这东西还会导致犯罪。”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必须做好对小作坊人的素质提升工作,让其懂得污染的危害性,懂得污染就是犯罪;二是要建立起多元监管机制。一些小企业及私人作坊大多私设暗管或偷排,隐蔽性强,给监管部门执法带来一定困难。怎么办?一是要建立人民监管队伍,人民眼睛无处不在,让小作坊排污无处躲藏;二是要建立主动监管机制,就是我们的监管人员要走下去,睁大眼睛,主动去发现问题。
要在惩戒上下大功夫。为何小作坊排污我行我素,有恃无恐?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污染环境罪的犯罪主体都是小作坊(电镀、皮革、冶炼、酸洗等),这种小作坊没有工商执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只能作为自然人犯罪来处理。这样的“轻处罚”难有震慑作用,怎么办?笔者提两个建议,一是完善法规,制定更加详尽的惩罚条例,加大惩罚力度;二是建立惩戒跟踪机制,就是一旦受到惩戒,就要为其建立黑名单,走到那里要接受监督到哪里,不让其排污此起彼伏。
随着我国治理污染工作的全面深入,大企业不敢污染的氛围正在形成,对于小作坊排污的治理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小作坊排污,积小患成大患,必须严厉治理,必须下大功夫。(于向洋)
-
治污就要“咬住问题不放松”
作为决定着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应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2018-06-25 08:29:38
-
将“黑臭”说成“清澈”,是“欺上瞒下式治污”
清远地方政府相关责任人,在当地黑臭水“整治”上,没有真正截污清淤,而是通过数据造假、临时达标调水稀释等行为应付检查,这是“欺上瞒下式治污”,是环境治理不作为,也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2018-06-12 10:18:43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