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哥看弟弟很有耐心,即使小脚踢到身上也不恼。笑槑/摄
首都机场T3航站楼,前往国际登机口的小火车上,两个孩子并排坐着看着外面。一到假期,首都机场每天进出港人数达到几十万,其中许多是中小学生前往世界各地。笑槑/摄
有兄弟姐妹的小朋友,平时多了玩伴也多了烦恼。北京东城区一胡同里,一个小男孩追着姐姐跑,小姑娘有点“嫌弃”。 笑槑/摄
“啊——”一声尖利的哭喊声,王蕾心头一紧,三步并作两步赶过去,1岁半的二宝躺在地上哭得喘不过气来,5岁的大宝愣在一旁。
这是家里最常出现的一幕,哥哥又把弟弟给弄哭了,而更激烈的“战争”正积蓄着随时可能爆发。
奶奶推开王蕾,一个箭步冲上去,心疼地抱起小的,口无遮拦地骂大的:“你个缺德玩意儿,下手这么重,你是要害死弟弟啊!”哥哥又怕又气,小脸憋得通红,委屈得大哭不止。
“妈,怎么能这么说孩子呢!”王蕾有些生气,伸手要从奶奶手里把弟弟夺过来,奶奶不肯,争夺之间,孩子们吓得尖叫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王蕾和婆婆之间较着劲,谁也不跟谁说话。家里的气氛像是贮满弹药的火药桶,一点就炸。
王蕾怪老人看孩子不细心,还偏心眼儿。奶奶气得直抹眼泪,跺脚要回老家,“我成天被‘捆’在你们家,看了大的又看小的,累得腰酸背痛不说,最后还落了一身埋怨!”
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老人的一种生活常态。为了照看孙辈,老人的晚年生活被结结实实地“捆”住了。“老人带娃”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的家庭育儿现象。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二孩时代的到来,让老人距离“松绑”的日子更加遥遥无期了,而长时间处于“责任重、风险高”的带娃压力下,老人也愈发显得力不从心,不堪重负。
二宝出生后,奶奶“罢工”了
李璐瑶怎么也没想到,当她告诉公公婆婆自己怀上二宝的时候,两老的反应却是一脸冷漠。
她和老公都是朝九晚五的工薪族,大宝出生后,她公公主动提前半年办了退休手续,老两口几乎承包了带孙子的全部工作。每天一早骑电动车到家里来照顾孙子,直到孩子睡着了才在夜色中离开,风雨无阻。直到孩子上幼儿园,公公还是每天负责接送。李璐瑶小两口虽然偶尔也抱怨“老人有点太宠孩子了”,但自己落得轻松,“一家人也挺愉快的”。
这次,一直好说话的婆婆先开了口,“我和你爸年纪大了,你们自己生了就要想办法自己带。”这句话让李璐瑶吃惊不小, “我们白天要上班,怎么自己带啊?”她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爷爷奶奶根本不放心把孙儿给外人带,又补上一句,“您如果不管,我们就只能请保姆带了。”
没想到老人这次言出必行。二宝出生后,李璐瑶原以为奶奶会像照顾大宝一样,每天来家里帮忙。可这次,奶奶三天两头的不是头疼、就是腰扭了,总跑医院,动不动就“罢工”。还在休产假的李璐瑶不得不自己照顾二宝,经常连午饭都吃不上。
矛盾一天天在积累、升级。李璐瑶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四处“开战”:老公下班回家,还是像从前一样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她气不打一处来,跟老公吵;大儿子不愿意妈妈成天只照顾妹妹,时常在家乱发脾气,她又得教训儿子。而她最不满的,是公公婆婆这一次真的“掉链子”了,“谁家不都是老人看孩子吗?我管生,他们负责带,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
二胎时代“妈妈争夺战”:从被过度关注到被过度忽略
“近几年二胎家庭增多,因弟妹出生而引发情绪和心理问题前来就诊的孩子越来越多,甚至有一些还表现出自残等极端行为。”孙凌说,孩子出了问题,根子还是在家庭教育上,她建议家长:“理解孩子,比说教更重要。”2018-04-23 06:58:30
-
小夫妻不愿生二胎被老父赶出家门 无奈闹上法庭分家
徐州一对小夫妻因为不同意老父亲催生二胎的提议,被赶出家门并闹上法庭要分家。2018-04-20 21:53:03
-
“二胎宝宝”也能“教育”年长子女
美国学术刊物《儿童发展》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富有爱心的兄弟姐妹可以相互促进,年幼的“二胎宝宝”也能“教育”年长的子女。2018-02-22 16:10:51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