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转闲置”“走闲鱼”“逛跳蚤市场”悄然成风,各类平台售卖的“二手商品”也日益丰富起来,包罗万象。今天,“二手”之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已不仅是划算的价格,更包含了“新潮环保的消费方式”“同道中人的置换交流”等特别体验。
要知道,过去在很多人心目中,“二手”就等于“旧货”,质量难有保障。除非不得已,谁也不想冒风险去“扫雷”。而今, “二手经济”之所以能走红,背后不仅有社会共享意识和节约消费的普及、新技术的助力、平台商家的保障,更不能忽略个人消费习惯的转变。随便在二手平台上逛逛,都能发现各种稀奇古怪的转让理由:“突然不喜欢了”“囤货囤多了”“送礼失败了”……看起来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选择更多了,购买力也更强了,购买一件商品用不着像过去那般深思熟虑。很多人在面对商品折扣、商场促销时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购买欲望,常常产生“冲动型消费”,社会上的闲置物品自然也就增加了,而“二手市场”,正好高度契合了循环经济的市场需求,是一个“化闲置为宝贝”的好平台,人们自然乐意参与其中。
虽说“二手经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无论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明星闲鱼店”风波,还是近期对于个别二手车平台的质疑,都折射出了这片市场蓝海当前仍面临很多现实困境。其中很多问题,根源于“二手经济”的主体特殊性。“二手交易”不同于上规模的销售,很多卖家也并非专职从事这一行业,因此,平台对于交易主体的审核,对于交易过程的监管就显得更加重要。
但当前,很多平台仅仅将监督管理视作一种责任和义务,缺乏做好监管工作的积极性。要提高服务积极性,平台不妨转变思路,看到监管服务背后也蕴藏着大商机。在国外,很多二手交易平台已经开始重视清洁、修理、包装、邮递、质量鉴定与维修等周边行业的潜力。做好这些配套行业的开发,就能够在提升“二手市场”交易质量的同时,为平台提供更多新的营收增长机会。只有让平台找到不断完善市场管理的动力,“二手经济”才能够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许晓芳)
-
堵住二手交易平台监管漏洞
堵住二手交易平台监管漏洞,需要净化网购环境,监管部门要督促二手平台加强事前、事中监管,严格把关,加强或升级技术手段,不能再让不法商家将二手平台变成违法、违规商品交易的不法之地。2019-06-19 09:05:20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