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4/ 12 07:24: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甘肃定西:大学生农民闯出新天地

字体:

  自从6年前选择返乡创业,32岁的定西青年张晋的干劲越来越足。这些年,他扎根家乡的黄土地,养羊、种地、搞蔬菜营销,事业越做越大,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学生农民”。

  张晋出生在定西市安定区称沟驿镇好麦村,这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多少年来,村里老少一年到头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农村的生活很辛苦,由于靠天吃饭,农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张晋从小就被大人们告知,“只有走出去,才有未来”。农村的孩子懂事早,张晋自小读书刻苦,高中毕业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学,就读数控机床专业。

  “终于可以离开黄土地了。”带着全家人的殷切希望,张晋走出大山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新疆塔河油田,成为一名技术工人。正当村里人为后生当上新时代的石油工人而自豪时,张晋却在工作两年后回到了家乡。

  “家乡的黄土地更需要我。”原来,远在新疆油田的张晋一直密切关注着家乡的发展。2015年,解决定西等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人畜饮水问题的引洮工程建成,安定区农村普遍用上了清凉的洮河水,在张晋的家乡,大量的农田得到了灌溉。

  “有了水,就有了希望。”昔日,陇中苦脊甲天下,最主要的问题是缺水,农民种地靠天吃饭,十年九旱,收成不保;农民搞养殖,也因为缺水,收益十分有限。如今有了水,一切变了样,在张晋眼中,家乡贫瘠的土地,充满了重生的希望。

  国家政策的利好吸引着张晋,2014年,精准扶贫政策在农村全面实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发展迎来重大机遇,这让张晋最终下了决心,从新疆油田辞职。

  2015年,张晋回到家乡,和同村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包建龙、黄少波合计后,开始养羊。他们从外地购进羊羔,在村里盖羊圈集中养殖,经过两个月育肥后再出售。

  开始养殖之前,几个创业青年只听说养羊出栏快、收益好,可在实践中,他们遭遇了挫折。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养殖的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收益,甚至由于不懂畜牧兽医知识,在收购时还收过一批病羊,损失惨重。

  几个年轻人没有气馁,他们向周围的老农民学,向村里的养殖户学,还经常请教区上的农牧技术专家,经过1年多的摸索,到2017年,总算扭亏为盈,赚到了第一桶金。

  从此,张晋和几个合伙人的创业路越走越宽广。好麦村海拔1千多米,昼夜温差大,世代耕作的土地墒情好,如今水源有了保障,这里也成了种植蔬菜的好地方。2018年,几个年轻的创业者开始进军种植业,在家乡的土地上种高原夏菜。

  他们流转了一小块地进行尝试,种了辣椒、西葫芦等蔬菜,但由于技术原因,收成并不好。张晋和伙伴们索性将这块地作为试验田,不断试验,直到各品种收成稳定才开始大面积种植。

  2019年,他们在好麦村及周边流转了300多亩地,同时,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建成了7座温室大棚,4座钢架育苗棚,全面进军高原夏菜,种植了辣椒、西葫芦、娃娃菜、芹菜等品种。为了确保种植成功,在系统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张晋团队还定期邀请农业部门的园艺师前来把脉问诊,并手把手指导种植团队。

  “蔬菜市场的竞争很激烈,高原夏菜周边都有种植,若不掌握各品种的种植情况和上市时间,往往会卖不上好价钱。”有了技术支撑,张晋团队的蔬菜种植很快走上了正道。可与此同时,如何将高品质的蔬菜卖上好价钱又成了他们面临的难题。

  起初,张晋和同伴一门心思想种出好蔬菜,可到上市时却发现,由于对市场不灵敏,自己种的菜和周边地区的菜同时上市,同一菜品大量囤积市场,卖方在议价中处于被动。“何时种、何时采摘、何时上市都有讲究,往往几天时间就能决定最后收益的好坏。”在蔬菜市场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后,张晋才发现,现如今搞蔬菜种植,从点播、施肥到采摘,脑子里都得有一本账。

  张晋一边了解周边地区蔬菜的种植情况,一边通过“一亩田”App了解全国主要蔬菜产区的蔬菜出产情况,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种植蔬菜品种和种植时间。

  “以水果玉米为例,兰州红古区、临夏刘家峡都是附近重要产区,和我们有竞争关系,他们7月份出产,我们就要错开上市时间,8月再出,就能卖个好价钱。”张晋说。

  除了及时研判市场情况,张晋还依托政策利好,加强蔬菜储藏恒温库建设,通过加大蔬菜储备能力,在市场上赢得主动。去年,他们兴建了3座占地100平方米的恒温库,每个库投资20万元,其中自己投入8万元,剩余12万元由政府补贴。

  “脱贫后,现在政府集中力量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对农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很大,这也给我们创业带来了很多利好。”张晋说,有了恒温库,采摘的蔬菜可以存放几天,就这几天往往可以赢得在市场议价的主动权,增加收益。

  大学生回乡当农民,张晋和同伴的事业越做越大,他们致富不忘乡亲。除了以500元每亩流转周边农户空闲土地,平时用工也都雇佣周边闲散农民,按每人每小时10元给付报酬;此外,他们还组建成立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培育的种苗发放给周边农户,指导大伙儿种植,集中采摘后由团队代销。

  “发动乡亲们广泛种植,规模一旦上去,就能提高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增加大伙儿的收益。从长远看,也有利于打出我们本村蔬菜的品牌。”对好麦村的蔬菜产业发展,张晋和同伴充满信心。

  如今,面临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张晋心里还有一个大大的梦想。“要打造种养餐饮全产业链,把高品质的肉品、菜品呈现给广大消费者,进一步打造品牌效应,进一步带动种养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他满怀憧憬地说。(记者 马富春)

【纠错】 【责任编辑:尹世杰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731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