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6/ 11 19:19:55
来源:新华网

中国器官捐献日:让大爱延续生命

字体: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记者沐铁城)37岁的董小红(化名)之前患有肾衰竭,3个月前做了肾移植手术。现在,她逐步恢复正常生活、融入社会。她说:“这既要感谢医生的精湛技术,也要感谢器官捐献者的爱心。”

  据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刘勇介绍,目前,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器官移植受者生存率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开始较早,2007年国务院发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立足国情的同时严格遵循国际通用器官移植伦理学原则,依法依规开展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成效显著。

  “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刘勇说,2018年中日友好医院成立了器官捐献管理中心,配备协调员团队,依法依规开展器官捐献工作。目前,医院已经开展73例器官捐献,产生器官232个,拯救了232名生命垂危的患者。

  刘勇说,目前,器官移植是拯救器官衰竭患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部分患者对是否进行移植手术还存在顾虑和担心,能拖就拖。

  “我们仍然处于供体相对短缺的时代,客观条件无法满足全部的移植需求。”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梁朝阳表示。

  梁朝阳表示,经常有人以为要到最后一刻才寻求移植,这不仅需要医疗团队付出额外艰辛的努力进行“抢救性”移植,耗费宝贵稀缺的医疗资源,同时很有可能等不到匹配的供体。即使能获得供体,移植的成功率和远期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进行移植评估和手术,显得尤为关键。

  刘勇说:“感谢器官捐献者及其家人。他们的无私奉献,让器官衰竭者获得了重生,让生命在大爱中延续!”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831127555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