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邻里中心看城市商业与服务焕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3 10:28:4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邻里中心看城市商业与服务焕新

字体:

  当前,国内不少开放型城市都面临普通街区商业人气下降、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但记者在苏州工业园区的邻里中心看到,不断改造升级的商业、不断充实的公共服务和不断活跃的社群互动,让这里呈现出别样的活力。

  邻里中心常被人们误以为是社区服务中心。其实,在最早引进设立邻里中心的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是一家提供社区商业和公共服务的企业。一个个邻里中心就是一个个商业与公共服务的综合体。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已届而立之年的苏州工业园区以邻里中心为载体,持续探索城市商业、公共服务、中外居民相互融合的城市运营之道。

  民生服务站:阳春面只要6块钱

  2.8元一斤的胡萝卜,6块钱一碗的阳春面,8块钱一杯的美式咖啡,24小时不打烊的大饼油条店……在邻里中心,与新潮文艺的街区装修形成一定反差的是,这里随时可以找到平价的餐饮和食材。邻里中心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扮演着“深夜食堂”的角色。

  20世纪90年代,为吸引居民迁居新城区,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打造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和教育等城市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中心。

  20多年过去,邻里中心早已在许多中国城市落地开花。而苏州工业园区的邻里中心也已超越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示范样板,为来自海内外的人们提供“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据了解,目前,苏州全市已开发建设28个邻里中心,已投入运营的23个中有19个在苏州工业园区,基本实现了对园区社区商业基层网点的全覆盖。细心的人会发现,苏州工业园区农贸市场不多,邻里中心就是这里的“菜篮子”“米袋子”,承担着城市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障。

  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邻里中心提供“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务,承担着城市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障。

  每个邻里中心都要将不低于45%的面积用于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功能的设置,里面的基础型商业包括生鲜菜场、通讯、药店、理发店、生活超市(便利店)等,公共服务配套包括民众联络所、社区工作站、公共文体服务等。社区商业和城市服务在这里深度融合。

  在师惠邻里中心,楼下是人来人往的开放式街区,楼上是金鸡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普通居民可以在这里办理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80多项手续。老外们也可以在此办理暂住证、处理违章、办社保卡等。

  可以消费、可以办事、可以待上一整天,各年龄段的人都愿意来,邻里中心就有了旺盛的人气。

  开放的窗口:中文不溜也没障碍

  买点菜、吃顿饭、健下身、看个牙……出门去做这么四件事,生活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美国人亚瑟只需步行十分钟,不到一上午就能在邻里中心全部搞定。

  亚瑟在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工作,下班之后他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到邻里中心,融入这里惬意而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活。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兆佳巷邻里中心喝杯咖啡,午饭、晚饭也常在这里解决。他感慨在邻里中心看牙医“简直太方便了”。

  烟火气是一张全球通行的开放名片。苏州工业园区有常住境外人员1.8万人,其中不少是外国高端人才。外籍人士容易遭遇办事服务难、信息获取难、社群融入难……但在邻里中心升腾的烟火气里,许多事情变得没那么难。

  师惠邻里中心,午后阳光明媚,老外们也开始多了起来:有人在餐桌前举起美食拍照,有人捧着披萨在长凳上大快朵颐,也有人端着咖啡在街角静静安坐……这里一家餐吧的工作人员说,午后欧美的老外比较多,傍晚日韩的老外来得多。其实,很多时候除了语言、相貌,已分不清是老外还是老街坊。

  “我们把朋友聚会也放在邻里中心,这里更有社群的感觉。”亚瑟说,熟悉了一个邻里中心之后,他希望能沿着邻里中心探索苏州更多区域,这将帮助他建立与这座城市的更多联系。

  在苏州工业园区中央公园,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的巨幅标识牌提示着人们:园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标牌西北不到1公里,是苏州的第一个邻里中心——1998年开业的新城邻里中心。在这里,艺术家把画展搬进了菜市场,商户在菜摊上摆着蝴蝶兰,每一棵菜都被码放得整整齐齐,中外居民来逛菜场,早已分不清是为买菜还是为欣赏艺术。

  在最早落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长三角,自贸区也像邻里中心一样,其外延早已超越原本的内涵。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邻里中心这类软环境的建设为自贸区高质量开放发展提供助力,便利的社区生活让外籍人士对苏州更情有独钟。

  商业新模式:年轻的人和运营理念

  “这家的主理人是一名模特,这家的主理人是一位教授……”走进邻里中心,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易涵对每个店铺经营者的情况如数家珍。

  在传统商业街区里这些人是商户,但在邻里中心他们被时髦地称为“主理人”,而且一个个都很年轻。新潮的海报、精美的短视频、脍炙人口的文案将他们的形象展示在邻里中心的大屏上。抖快微的平台互动中,这让已经有27年历史的邻里中心也显得越发年轻。

  不仅是人新,设施也在焕新。新城邻里中心经过改造提升后,于去年5月重新亮相,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街区中心成了一个广场,设置了设施丰富的儿童乐园。家长和孩子络绎不绝,给街区带来了欢声笑语。

  可以设置更多商铺的空间为何让给了游乐场这样的公共设施?谢易涵说,这是对居民需求、生活习惯和商业特征进行充分调研后的安排。人们需要更多公共空间,新的商业需要精心设计打造这些空间,才能创造更多延伸价值。

  新设施吸引人气,新技术提升效率。邻里中心的商场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不仅菜场的数字大屏上实时显示着价格和交易信息,商场的交易也实时累积在智慧化管理后台,构成了邻里中心商业数字化的坚实底座。

  不仅服务本地,还以轻资产服务形式“走出去”。目前,邻里中心提供策划定位、方案设计、招商代理、运营管理、品牌授权等专业服务输出,合作项目已覆盖全国11省、38市,112个合作项目,服务项目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

  坐在街口廊下,看着师惠邻里中心的小广场,谢易涵说,晚上这里的大屏幕会播放一些电影和纪录片,平时街区主理人还会在这里举办音乐会,商业、社区、商户、居民自发的互动越来越多,各种肤色的人们围坐在一起,真是说不尽的热闹。(记者 杨绍功)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