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丢了辛苦钱,好心人凑钱假装捡到送还,这种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在山东滨州真实上演了,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浓浓暖意。近日,环卫工人程延新在回家路上丢失了自己辛苦工作三个月挣来的工资。在好心市民把这件事转发到朋友圈后,迅速引发了网友关注,有网友甚至自己凑好钱后,假装捡到了他的工资,“送还”程延新。(1月15日《齐鲁晚报》)
环卫工丢失了三个月的工资,好心市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转发到朋友圈,网民们迅速采取行动,共创了“假装捡到而归还”的义举。“这个世上还是好人多”,不仅是对热心好友的充分褒奖,也是在社会群体信任不足,爱心受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影响下,对民间慈善的一次真正检验。
从事情的经过来看,丢钱事件发生后,有人质疑过,有人怀疑过,但质疑没有约束善行,怀疑也没有让人们在一边观望,更多的人依然选择了信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即便留下电话的不是当事人本人,依然获得了很多好心人的关心与关怀。这样的民间自发救助与社会底蕴,才是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设想一下,假若我们成为下一个“丢钱的老人”,也能获得“假装被捡到”的帮助,那么即便未能找到丢失的钱物,精神上的慰藉也足以缓解丢钱之憾。钱丢了还可以再挣,只要社会道义不死,民间慈善犹存,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温暖如春,每个人都不会感到孤独与无助,也不会在身陷绝境之后,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想到自己还有强大的后盾,还有强大的基础保障,我们必然会活得更有尊严,也更加自信而从容。
所以,不必怀疑社会的道德水平下滑,个人自私自利已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恰恰相反,基于民间道义的社会基因还在、品质还在、底色还在,类似这样“最温暖谎言”的义举依旧会层出不穷。慈善一旦有了载体支撑和形式表达,就会迸发出强大的活力与张力,并产生出难以想象的力量。故而,我们应当珍视这种传统与品质,在做好自身的同时,去保护、呵护与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局面。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为别人排忧解难。唯有人人付出,才会筑牢善的基础。(唐伟)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2017年“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
2016-12-21 14:35:47
-
费孝通田野调查奖征文活动 我要参加
2016-12-21 14:35:47
-
【影巢周刊】倾听自然的声音,让脚步如斯清影
2017-01-16 08:49:09
-
土豪大奖是发给普通员工的吗?
2017-01-16 08:49:09
-
来算账:为防霾你家已经花了多少钱?
2017-01-15 10: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