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国有企业“养闲官、拿高薪”的历史遗留问题,必须通过制度设计让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国企职业经理人的聘用、管理和退出机制都应当遵循市场化规律,扫清“体制内循环”和“能上不能下”积弊。
近日,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在国企改革会议上,批评省属国企管理层级多、干部多,人浮于事,“一个煤炭集团相当于处级的一两千人都有,职工意见很大”。
无独有偶,2015年中央第四巡视组向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反馈巡视意见中,专门指出“总行行政色彩浓厚,机构臃肿,仅运行管理部就下设23个处,221人。”
类似种种事例,凸显出国企改革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进展缓慢。国企员工像行政官员,不像经理人。
一些国企中高级领导人,享受着“亦官亦商”带来的红利:一方面拿着高于同级别行政人员的合法收入;另一方面,享受同等级别的政治待遇。这种“组织人、市场价”的薪酬福利模式,既不够公平也不够合理。
时至今日,我国国企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仍然是参照机关公务员制度设计的,主要以行政等级晋升为激励,职业发展通道单一。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职业发展制度,严重制约了国企优秀人才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2016年,国资委将“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作为2016年十项改革试点之一,这充分说明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在国企改革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难点,是在人事管理方面实现“去行政化”。国企中高级领导人的选拔任用不能再套用党政机关干部的管理模式,而是需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
最为根本的,是要改变以行政级别为参照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市场价值评价体系。新的职业发展路径,应根据业务条线特点设置多种职业发展通道,让员工实现从干部到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换。
解决国有企业“养闲官、拿高薪”的历史遗留问题,必须通过制度设计让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国企职业经理人的聘用、管理和退出机制都应当遵循市场化规律,扫清“体制内循环”和“能上不能下”积弊,建立员工对业绩负责、企业领导人对出资人负责的管理责任体系。
具体而言,就是要完善双向流动的人力资源通道,逐步将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员工分流出去,同时引进能够胜任岗位职责的优秀人才。(社论)
-
国企混改重在激发“四股活力”
国企混改必须把激发活力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混改,让国企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并为建立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创造条件。2017-02-09 08:49:09
-
垄断领域国企混改要动真格
回顾历史,垄断领域国企改革一直是块“硬骨头”,对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不为少数。因此,我们希望2017年垄断领域国企混改能够真正落实,有大突破,增加市场对中国经济改革的信心。2017-01-21 09:08:23
-
2017年国企改革要见真章
2017年是国企改革的关键年份。新年伊始,这一话题热度不断上扬,在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国企改革成为高频词,央企重组、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具体举措也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题材。2017-01-12 17:42:32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2017年“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
2016-12-21 14:35:47
-
疯狂培训的背后,谁制造了家长的教育焦虑?
2017-02-15 08:29:29
-
2000年后离我们而去的“两弹一星”元勋
2017-02-15 08:30:26
-
房贷利率再收紧,17年你还纠结买房吗?
2017-02-14 10:44:08
-
节后求职必看:工资猛涨却找不到人的职业是?
2017-02-14 10: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