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力的执法行动,建立起机动车对斑马线的敬畏,让“车让人”不再是具文。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上述文字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明文规定,也是交规的考试内容,但在现实中的大多数情况下,中国马路上的司机都不是这样开车的。无数行人都不知道自己享有这项权利,他们在斑马线上遇到的汽车往往不仅不会停车让行,更可能加速抢道。 普遍存在的野蛮驾驶习惯,是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源。
近日引起热议的“驻马店女子遭二次辗轧”事件,就是发生在斑马线上。网上关于路人是否尽到救助义务的讨论很多,但不可否认,两个肇事司机才是最大元凶,路过的所有车辆也都视斑马线若无物。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6月17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通报称,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
一讨论文明驾驶,就会有司机抱怨行人不守规矩。但统计情况不支持司机的抱怨,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全国事故的90%。更重要的是,行人闯红灯不是野蛮驾驶的理由。现在很多城市开始治理行人闯红灯,但不能忽略,机动车是马路上的强者,司机文明守法才是减少悲剧发生的最关键因素。
目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亿辆。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是历史性的进步,但如果驾驶习惯跟不上,这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所有在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的司机,都是马路杀手。必须提醒的是,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不仅是不文明,也是违法。
在有些“老司机”眼里,马路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他们看见行人过马路,不踩刹车,而是加油门、按喇叭,将行人吓得不敢动弹。结果就是,行人尤其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过马路胆战心惊。
据媒体报道,西安等地开展了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治理手段一是交警现场执法,二是布置监控抓拍设备。对于那些只要看不到交警和摄像头就想不起交规的司机来说,或许只有罚款、扣分才是有效的。
鉴于“车不让人”的普遍、长期存在,我认为有必要像当年治理酒驾一样集中治理。用有力的执法行动,建立起机动车对斑马线的敬畏,让“车让人”不再是具文。
当然,我们也同样不能忽视代表了行人责任的10%。斑马线上行人虽然享有优先路权,但并不代表不需要任何规则的约束。抢黄灯、闯红灯、看手机等行为无异于把自己的安危完全交给了机动车司机。一些车辆为了躲闪突然冒出的行人而导致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对斑马线和交通规则,行人同样要保持十分的敬畏。
只有司机的严格“他律”与行人的“自律”共同发力,才能最终实现“车让人”的良性生态取代“车不让人”的恶性生态。(西坡)
-
让网约车为城市交通添智慧
属地版网约车新政当有前瞻的智慧与纠偏的勇气,在更高的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的层面,挖掘共享经济作为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第三条道路”的潜力。2017-06-09 08:42:36
-
借共享单车把绿色交通进行到底
共享单车满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鉴于其具有的“普惠”的公共服务特征,有关部门在制定监管政策时更应立足长远,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2017-05-08 08:27:04
-
[及时点]交管“神器”能否治愈交通顽疾
技术手段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少一些交通乱象,需要更多地诉诸个人的道德自觉,这样的国民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2017-04-19 14:07:50

-
家庭摄像头,安全盾牌还是安全隐患?
2017-06-19 16:18:01
-
全国城市水质将有排行榜 每年公布四次
2017-06-19 16:18:01
-
购物发票不能再开食品办公用品 须按明细填写
2017-06-19 16:18:01
-
去年中国快递达312亿件 快递制造的垃圾流向何方?
2017-06-19 16:18:01
-
最全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别毁在不会填志愿上!
2017-06-19 16: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