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地方领导还是公众,都应该认识到,环保承诺无戏言,不能因为其并非常规的环保督察手段,就不严肃认真对待。
近日,中央督察组“回头看”到广东汕头检查练江整治情况,但看到的结果却令督察组很震惊:无论是事前踩好点的,还是临时动议看到的几条河流,均是又黑又臭;垃圾随意丢弃、填埋;甚至在稻田旁堆放着电子垃圾。一年半时间,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留下的13个整改项目汕头一个都没按时完成。
面对糟糕的整改现状,督察组副组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建议汕头市领导们住到老百姓旁边,直到水不黑不臭。汕头市的领导们当即表示赞同。——这画面比较罕见,平常“一呼百应”的市领导,如今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学生。
不得不说,督察组建议市领导住在臭水边上,实在是必要之举。这不仅是敦促领导干部重视环保,也是让他们真切地感受污染之弊,与民众感同身受,以便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事实上,从过去的经验可知,许多地方,都存在一再拖延实施环保政策的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在中央多轮的督察下,依然不作为、懒政。说到底,这都是没有真正把民众的痛点放在心里,把自己当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
以汕头为例,如果相关领导真的下决心治污,就不会对练江污染治理的进展数据一问三不知——当督察组问及污水管网实际建设情况时,无论是9个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潮阳、潮南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还是汕头市财政、水务、城管等主管部门的局长们没有一个能说得清楚。同样说不清的还有两个纺织印染中心、两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运行情况。
督察组已经指出问题,省里也根据反馈制定了整改方案,列了时间表,但到了执行端,却只有“污”如故。
最近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密集进行,不少地方都被曝出污染问题迟迟得不到整改,环保措施不付诸实际的情况。而这也直接牵连出相关责任人员的履职不力,漠视环境保护的薄弱意识。
譬如,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在河北大沙河定州段进行现场检查发现,河堤形成了一个长约3公里的“垃圾带”,现场“触目惊心”,而负责河长却称“根本管不过来”;中央环保督察组先后收到来自广东清远、江苏泰州虚假的污水治理报告……这些公然的“叫屈”或者欺上瞒下的行为,或许意味着,环保督察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形式,嘴上下足功夫,似乎数据做得漂亮,就足以应付环保督察。
由此可见,环保领域最忌形式主义应付。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比什么都重要。
督察组建议汕头市领导同居民一起住到臭水河边,虽是“不按套路出牌”,但如果真能让一些地方官员感受当地民众的苦楚,也没什么不妥。更何况,同居民一起住到臭水河边,条件也不需要太高,完全可以满足。事实上,此前,在一些地方,就曾经有领导干部在治理污水时,践行过“喝脏水”、“下河游泳”等“超常”承诺。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地方领导还是公众,都应该认识到,环保承诺无戏言,不能因为其并非常规的环保督察手段,就不严肃认真对待。当然,这也需要有关方面加强事中监督,有的市领导若只是在那里住个一两天,做做样子,也需要按照“弄虚作假”问责。
所谓言出如山,既然已经有承诺,当地领导就当不打折扣地如实履行,让公众看到整改的决心,当然更重要的是,最终要让公众见到整改的成效。(社论)
-
环保督察“回头看”释放强烈信号
环保督察越往后执法越严,有助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2018-06-19 08:14:15
-
新华网评:环保“假整改”背后是“作风病”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不容打折,更不容敷衍。2018-06-13 15:12:46
-
环保攻坚,需破除“表面整改”
环保攻坚,须向行动要效力。这里的“行动”,不是盲目或过激的。2018-06-05 08:25:58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