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教师群体中,有一种“严师难当”的观点:管教孩子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精力,还得冒着家长不理解、学校不支持的风险。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呼吁社会各界支持“严师”,无疑是一份及时的教师节礼物。
如今,“快乐教育”“宽松教育”理念大行其道,不少家长对“严师”抱有质疑,甚至认为如果教师不能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学到知识,就是教师的水平有问题。其实“快乐教育”,并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不等于没有压力的成长。在需要老师及时干预的这些关键时刻,老师放任学生“快乐”,恰恰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师适当惩戒,除了可以立即制止学生错误之外,还能起到让学生警醒、反思的作用。老师不敢管学生,看起来孩子们是“快乐”了,但这种没有约束的快乐,会让孩子混淆是非。也许现在老师不敢管,但将来到了社会上、在工作中,做错了一定会有人管,甚至法律法规也会“管”。那个时候付出的代价,远超课堂上的惩戒。
当然,推崇严师,绝不是要走回暴力体罚的老路,而是要保证教师拥有合理的惩戒权力,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要为严师创造一个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不要一谈到教师惩戒学生,就视如洪水猛兽,家长就要上学校来兴师问罪。对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暴力欺凌等原则性问题及时制止,通过惩戒让犯错学生心存敬畏、明确底线,这才是对他最及时、最生动的教育,也是对全体学生的最好保护。与此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和校方也要对教师惩戒有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坚决杜绝暴力行为,更多地通过谈话、做值日、家长陪读、停学等软性手段和制度手段来管好学生。
实际上,当下敢于冒着风险去管孩子的老师,大多是负责任的好老师;反之,当个不管事的“甩手掌柜”,老师自己轻松了,也不会与家长发生矛盾,但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改变“严师难当”的困境,首先应当从全社会认可严师、支持严师开始。(章门仁)
-
36年板书里,是为师者的拳拳匠心
教学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必须与学生的心理合拍,必须与学生亲密互动,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什么时候该重复,要不然都改成网络授课得了。2017-12-15 09:30:21
-
新华时评:师者当为德之楷模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教育部日前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09-08 11:33:30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