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一些扶贫干部坦言,在应对乡村治理现代化、产业扶贫项目安排、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感觉比较吃力。一些驻村扶贫干部前期与“三农”打交道的机会不多,扶贫经验、项目管理能力等方面“先天不足”,加之学习机会匮乏,“本领恐慌”加剧。(10月12日半月谈网)
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这是成功扶贫的最后一关,如何攻克这最后一关?需要有大力量,真本事。然而,我们的扶贫干部却疲惫不堪,知识匮乏,能力残缺,这很危险。这个“本领恐慌”会让扶贫抛荒。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扶贫干部告别“本领恐慌”才能成功扶贫。
如何让扶贫干部告别“本领恐慌”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于“扶贫干部”要做好前期培训,让其心中有数,派遣扶贫干部不能搞“抽签”,不能“拍脑袋”,扶贫干部必须是精兵强将,有知识、有本事、有能力的干部。其次,要对扶贫干部做好“过程培训”,就是根据扶贫干部的工作需求和申请,对其进行“过程培训”,让其参加外出学习、做好固定交流,让其在扶贫工作中边长本事、边工作,保证扶贫工作的质量。不能让扶贫干部整天疲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工程”。第三,要对扶贫干部做好实效考核。扶贫干部的工作效果,不是去了贫困村多少次,不是待在贫困村多长时间,而是帮助贫困村做了多少脱贫致富的真工作,比如,帮助贫困建了几个大棚,搞了几次旅游推广,扶持起了怎样的产业,等等。总之,要让贫困人口挣到钱,这才是有真效果,也才能督促扶贫干部用真本领做真业绩。
扶贫干部“本领恐慌”,再努力,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须给扶贫干部更多的“本领”米,才能让扶贫干部教会贫困群众烹调出“致富宴”。扶贫干部去扶贫,我们不能只让扶贫干部掏出本领,不给扶贫干部输入本领,扶贫干部本领恐慌了,还怎能成功扶贫?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培训,为其输血,不断让其长本事,增本领,是让扶贫工作取得最后成功的保障。(张楠)
-
扶贫评估不能异化成“刮扶贫油”
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必要性毋庸置疑,但第三方评估不能过滥、不能过多,也不能成了第三方评估机构牟取暴利的工具。2018-09-20 08:58:05
-
健全监督杜绝“抓阄扶贫”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中央反复强调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要求,目的是解决过去一些地方在推进扶贫工作时出现的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2018-09-10 09:00:29
-
莫把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
一段时间以来,扶贫领域检查评比多、填表报数多、压力大任务重的现象广泛存在,特别是精准扶贫陷入精准填表的怪圈,成为广大贫困农民和农村的负担。2018-08-23 08:09:03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