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9月11日“自如”(提供租房产品及服务的互联网公司)最后一次发布说明,介绍空气检测及治理工作进展整整一个月,本月11日,有媒体再次爆出“自如”出租房屋存在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问题。有租客入住后,“先后出现咳血等症状,去医院查出支气管炎等”。
与过往案例不同的是,这次媒体爆出的“自如”房屋甲醛问题,是在租客已经入住满一年后发现的。也就是说,租客在房屋内充当了一年的“空气净化器”,而还没“除净”有害物质。这样的情况,其实远比“自如”新房源出现的甲醛问题严重。
甲醛的挥发周期可以长达15年,且无明确科学实验可以表明在15年后,住房内的甲醛就一定会挥发殆尽。由此反证出,“自如”此前承诺的房屋治理措施,诸如首次出租房源空置30天以上才上架出租;提供免费空气质量治理,检验合格后入住;90天品牌空气净化器无偿使用……这些方式,可能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确实,公众应该看到房屋装修领域的甲醛问题由来已久,但这并不表明如“自如”等租房服务供应商就可以含糊应付消费者,以短效的处理方式,来“糊弄”消费者。
比如说90天品牌空气净化器无偿使用。且不论空气净化器的有效净化面积,也不管提供的空气净化器是否具有除甲醛功效,仅“自如”能否及时、免费更换净化器滤芯,就需要打个大问号。毕竟净化器滤芯是一个相对昂贵的耗材,若净化器滤芯替换不及时,则净化器本身会因此前吸附过甲醛,而成为一个新的甲醛释放源。
可以说,“自如”对公众承诺的诸多解决房屋甲醛问题的措施,恐怕立足的还是危机善后的思路。这样的解决思路,其实也和此前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滴滴顺风车安全事件类似——企业有所改进,但并未解决根本性问题,也缺乏彻底进行企业模式反思和革新的力度。
“自如”“滴滴”这样的互联网生活服务供应平台,已成为目前其所对应的全国消费市场上的领头羊,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这些领域的消费行为,并无更多“用脚投票”的余地。如果因此就习惯于垄断或半垄断带来的舒服和权利,大于义务的状态,不啻在自行呼唤行政管制,自行招引消费者在心理上的抛弃。而这两点,都是互联网所催生的新业态所最应忌惮的。
新业态的企业,要想成熟,应该对得起这个由市场赋予的“新”字,以对业务的精益求精、对消费者的主动尊重,来赢得发展的可持续性,擦亮互联网催生的中国新企业的品牌,而不是以“新”字作为野蛮生长和管理漏洞的借口。具体到“自如”和“滴滴”,就是将市场呼吁内化为行动,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的住房与出行服务,不犯重复性错误。
新业态的诞生与成长,曾从公众舆论中获得了极大的支持,因为人们认为它们代表着中国市场的力量。业内企业真应该好好呵护这个定位,珍惜自己的品牌,不要走到市场规律的反面,以另一种方式证明市场淘汰的力量。(作者:陈城,系媒体评论员)
-
一周“热点网评”:甲醛检测不能糊里糊涂 论文抄袭必须严惩
甲醛检测,不能继续糊里糊涂,相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装修材料,明确室内污染物监测标准,让住户们测得放心,住得安心。2018-09-16 15:33:03
-
“遇事摆平”思维比甲醛更可怕
面对巨头企业,租客的弱势地位可见一斑,也进一步提醒了监管必须跟进。2018-09-07 08:41:11
-
长租公寓野蛮生长,甲醛超标理应彻查
针对长租公寓甲醛超标现象,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应该来一次全面抽检,对达不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房源统一下架处理。2018-09-07 08:40:47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